第二百六十回:千金女無奈訪風塵/庸俗男發願攀宮苑(2 / 3)

宣仁說:“不管有幾成勝算,我們一定要堅持到底。”雅子說:“這樣不累嗎?”宣仁說:“你受了這麼多年欺負,你就不累嗎?”雅子說:“正因為累了,我才不願意繼續過這樣的日子。”宣仁一聽這話突然泄氣了,說:“都是我不好。”雅子說:“傻瓜,怎麼能都怪你呢?能嫁給你做妻子,是我一生的榮幸,我一點也不後悔自己當初的決定。”沒有助教先生的生活,是如此的無聊和孤單,其實之前更多的時光裏,佳子也是一個人度過的。

經過了一段有男友的時光,現在她感覺自己好像已經不是站在舞台中心的人了。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我愛上了你,雖然我不能得到你,時間長了我也會變成你。你喜歡的東西成了我喜歡的東西,你夢想的成了我的夢想。佳子本不是一個喜歡在圖書館溜達的人,如今也把大量的時光扔在了圖書館。《金瓶梅》適合什麼年齡段的人看,這是個問題。有些人把它看作是毒草,好像你一看這本書你就會變成西門慶似的。他們揚言要拒絕這本書,實際上他們看得比誰都凶。有的人認為三十歲之後可以看這本書,這個時候的人大多已婚,孩子也有了,書裏麵的描寫對他造成的心理衝擊會小得多。

其實這種見解是有問題的,這本書裏麵所描述的東西如果對你根本形不成衝擊,這本書對你而言就沒什麼用。你也別說自己可以讀懂這本書,誠然這本書的主人公都是一些成年人,他們所做的事是成年人做的事,所說的話也是成年人的話。你如果不能進入真本書所描述的情境,體會不到人物內心的掙紮和痛苦,你就不可能真正體會到作者的心境。至於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這本書如果也在三十歲才看,你還不如去撞牆好了。這是一本書成長題材的書,性是一個敏感的話題,但你在成長的過程中沒辦法繞開的,理性的、科學的麵對它,能夠讓人們走向真正的成熟。把性問題過分的神秘化,把它包裝成一種極度敏感的東西,它就會從一個露在地麵上的湖泊變成了看不見的沼澤。

她讀了許多類似的書籍,這個時候的她心裏很複雜。她已經記不清是哪位作家,也不知道是它的書名,故事這樣的。兩個人相愛了,卻各自有歸屬,他們的配偶都忠誠的履行著自己的義務,他們每天帶著一種負罪感生活在一起,他們感覺整個世界到傾斜了,他們最後的決定是選擇了死亡。有人說一切問題都是經濟問題,隻要你肯拿出錢來擺平這件事,這件事實際上就不複存在了。實際上一切問題都是生死問題,隻要這個人死了,什麼問題都不複存在了。所有的愛恨情仇都煙消雲散,死是一切的歸宿。

什麼是死?這是個有意思的問題。耶穌的門徒是這樣來描述死亡的,人死之後要接受末日審判,神會根據你一生的所作所為對你做出判決。你一生如果隻是做好事,你會進入天堂。如果你隻是做壞事,你會進入地獄接受懲罰。有一點必須指出,耶穌的門徒沒有提到輪回之說,佛的門徒認為三界眾生其實有一個相對固定的數目,人死之後,行善的升入天庭,作惡的遁入地獄,大部分人既有善行,也有劣跡,大部分人的命運是喝了孟婆湯、過了奈何橋,投胎去吧!其實這樣的見解都是非常主觀的,是錯誤的。

人的主觀如果脫離了客官,就好像鮮豔脫離了花朵,鋒利脫離了刀刃,一看就是假東西。對於草木來說,死亡就是腐朽枯萎。對於人來說就是停止呼吸,血液停止循環、心髒停止跳動、大腦停止思維、停止新陳代謝,不動了就是死,死就是停止、萎縮、幹枯等。佳子決定一個人去歌舞伎町一番街走一走,當她一個人出現在歌舞伎町一番街的時候,諜報機構的一個工作組正在那裏執行任務,這一街區成分複雜,什麼情況都有可能出現。佳子的出現再次震驚了這些人,平心而論,如果佳子內親王得到這種地方來消費,無疑對皇室的聲譽會造成非常大的損失。看來她沒有進去尋求服務的打算,而隻是在街上走動。

這個時候突然出現了一個人,她擋住了佳子的去路,那人不是別人,卻是小林信子,她顯得很驚訝,說:“佳子內親王大人,你一個人出來玩兒啊!我知道那一家店鋪有不錯的牛郎,價格實惠,品相又好。”佳子笑著說:“你現在做這個營生?”小林信子說:“我也要吃飯,你就賞口吃的吧!”佳子說:“請你吃頓飯也不是不行,畢竟曾經相處的很愉快。”小林信子說:“你來不是尋求服務的?”佳子搖搖頭說:“我就是來看看。”小林信子說:“這裏人員複雜,你不要在這裏逛,快回去吧!”她簡直不敢相信這話是自己說的,佳子聽了好像很感動,塞給她一張鈔票,當真走了。佳子一路上一直在想一個問題,是什麼讓一個人這樣落魄呢?是懶惰?還是什麼別的原因。

眼看著佳子內親王從門前走過,島津小牧跑出來,他是個有野心的人,不甘於過這種平淡的日子,他做夢都想當議員,卻以為出身低而未能如願。如果自己可以成為秋筱宮聞仁親王的女婿,這對於他的從政之路無疑是一個重大的利好。他跑出來擋住了佳子的去路,鞠躬說:“在下島津小牧,懇請佳子內親王大人到舍下一敘。”佳子說:“我可不想接受服務。”對方說:“上次是我們冒犯了你,真是糟糕,所以我想當麵給你賠罪,請你務必給我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