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回:為美人拱手讓大權/助情郎公開說心事(1 / 3)

這滿屋子的目光都如同刀子一樣,他感到陣陣刺骨的寒冷。閣員們悉數出席,閣揆因公沒有來現場,主持這次演講的是外務部尚書,做了簡單的介紹,副教授開始說之前,先響起了禮節性的掌聲,他仔細的打量了一番,在場的人物一律都穿著燕尾服,這是內閣府多年的規矩,禮節性的場合都要穿燕尾服。這當然是從西洋學來的,這是日本引以為傲的事情。縱觀全世界,隻有日本成功通過學習西洋的東西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西洋最早的燕尾服色彩鮮豔,上麵還繡著非常繁瑣的花紋,頭上戴著假發,脖子上要圍絲巾,腳上穿著長筒靴。據說這規矩開始於路易十四,這位老兄謝頂,就發明了假發。這位老兄個子低,就發明了長筒靴。鬼知道是不是這麼一回事,總而言之法國宮廷的典章製度是整個歐洲的典範,就連俄羅斯的上流社會都流行說法語,宛若今天的中國人,要是能在母語中夾雜著幾個英語詞彙,顯得這個人是如此的博學。雖然工業文明的發展,過去那種繁瑣的東西越來越不受待見,現代人更崇尚那種簡約、質樸的東西。燕尾服從五顏六色逐漸變成了簡單的黑白兩種顏色,所有繁瑣的花紋都不見了。

就像是當年學習大唐一樣,日本人不斷的派遣使者前往歐洲,總而言之,日本人善於學習這一點要超過中國人,中國人非常自大,總以為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就算你自己的非常好,那也不意味著你不需要學習別人的東西。屋子裏的布置也是完全歐式的,副教授說:“來內閣府這種藏龍臥虎的地方演講,我真的是誠惶誠恐,但是我相信宣仁親王大人推薦我來這裏演講,一定有他獨特的用意,希望我們能夠一起度過一段愉快的時光。”

他的聲音不高不低,好像有一種不可預測的東西在後麵。演講是很講究技巧的,最糟糕的演講就是給人感覺像是在念鎬,聲音沒有起伏,聽起來就像是機器人。還有一個細節需要說明,目前所流行的演講的模式是從歐洲學來的,實際上這樣的演講形式對於許多國家的人來說並不適合。就拿中國人來說,現在的中文說起來沒有旋律感,因為真正的漢語因為時代變遷被損壞了。在二十世紀初,李叔同等人留學歸國,他們開始推廣學堂樂歌。不到二十年的時間,傳統的詩文吟誦備受打擊。

學堂樂歌是從並非根植於中文的發音習慣,而是完全套用了洋人的曲調。在跟日本打仗的八年間,詩朗誦、話劇開始興起,這些都是用洋文的發音習慣取代了漢語的發音習慣,他們無視漢語和洋文的差異,生生的講中文弄成了殘廢。本來中文有入聲字,讀起來講究平長仄短、平底仄高,這樣讀出來非常的優美。日文也是一樣的,日本人站在台上演講的時候,給人的感覺也非常的不舒服,日文的發音有許多都是降調,所以你即便是撕聲裂肺的呐喊,也沒有辦法把那種激動的情緒宣泄出來的。

反之在去聽歐美人的演講,人家的發音自帶旋律,非常的自然,非常的優美。除了這些硬性的東西,演講還有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就是你必須充分的投入到你要表達的內容中去,你的聲音要隨著文意而有所變化。有時候可以非常的輕柔,有時候可以非常的激烈。副教授:“來之前準備演講的時候,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有什麼東西是我比較熟悉而諸位有些陌生的呢?思來想去竟然沒有,大家應該不知道之前我在電視上發表過演講,原來的題目是《讓日本重現輝煌》,後來接受朋友的意見,我放棄了這個題目,而選擇了另外一個題目。今天我不怕諸位笑話,就跟大家談一談這個問題。”

現場人們開始交頭接耳,副教授有意抬高了聲調,說:“首先我們弄明白一個問題,日本要變成什麼樣子才叫做重現了日本的輝煌?進入國際事務的管理層?控製東太平洋,主宰東亞事務?日本的利益滲透到全世界各個角落?還是別的什麼?”在場的人們聚精會神的聽著,副教授說:“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但是我們並沒有弄清楚,或者說在我們這個國家少數精英的腦海裏,這個問題早已經解決,然而大多數普通人卻弄不清楚這件事。諸位是主宰國家命運的人,希望你們把這個問題表述清楚,讓我們的百姓知道這個國家要往哪裏去。”有人開始厭惡起來,你算什麼東西?你也配教訓老子?也有人覺得他說的對,一個國家不能隻靠少數人躲在角落裏謀劃,別人傻乎乎的什麼都不知道,這樣的國家是沒什麼前途的。

副教授接著說:“經曆的二戰的教訓,我們深深的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定要站在強者一邊,幫助強者去欺淩弱者,這將是我們國家的基本方針。我的意思我們要團結在最強大的國家周圍,誰要是挑戰這個國家的權威,我們就跟它團結起來去打擊那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挑戰者。實際上凡是挑戰第一霸權的國家都沒什麼好下場,德國是這樣,俄國是這樣,我們也因為幹這種事吃過苦頭的。美國為什麼能夠成功的取代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可以這樣講,英國與美國之間交接實在和平環境下發生的,兩次世界大戰極大的消耗了英國的國力,這是直接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在於製造業外流,大家都沒有興趣發展實業,都喜歡搞投資、玩兒金融。購置房產和股票坐地生財,作為個人,這也許真的是個聰明的做法,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這無疑是一種自殺行為。金融也好、投資也好,本身是不產生什麼價值的,沒有了實業的支撐,這個國家一定會走向衰落的。英國人黯然退場,這是值得許多國家深思的問題,實業是一個國家經濟繁榮的基礎,沒有實業的繁榮,什麼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