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回:山下英子教人斷離/夏涼明月設計珠寶(2 / 3)

眾人聽得直撓頭皮,山下英子說:“我出生在一個並不幸福的家庭,人生當中百分之九十的不幸跟錢有關,我們家日子過的很拮據,父母經常因為經濟問題陷入馬拉鬆式的爭吵,他們都像是叢林裏的野獸一樣咆哮,完全處於失控的狀態。一張嘴就口不擇言,唯恐言語不夠惡毒,從動嘴很容易就升級為動手。我們住在很小的房間裏,裏麵堆滿了各種雜物。很小的時候,我就立誌要好好學習,為的就是有朝一日離開這個家,然後永遠不要回來了。可這條路走的表不順利,一是我身上攜帶著他們施與我的太多影響,二是我也不可能徹底擺脫他們。因為我糟糕的脾氣讓男友無法忍受,我嚐到了失戀的滋味,於是我決定要離開人世了,就在我站在高處打算懸梁自盡的時候,忽然發現我的房間亂糟糟的,既然都要死了,為什麼不把房間弄得整潔一點呢?那個時候我就想,反正我要死了,原本以為很珍貴的東西都被我丟進了廢品箱,我幾乎扔掉了屋子裏三分之二的物品,屋子一下子變得空曠了不少,我緊張壓抑的情緒一下子緩解了,我放棄了自盡的打算。”

每個人都被這一段描述聽得目瞪口呆,山下英子非常平靜的講這件事,她說:“後來,我的外祖母過世了,我就開始整理她的遺物,原來真正有紀念意義的東西不過兩三件而已,其餘的都被我扔掉了。我們突然有了一塊不那麼擁擠的地方,家裏的緊張氣氛,似乎也緩解了許多。”

周雪逸筠像是傻瓜一樣望著山下英子,對方抱緊雙臂,仔細的打量著每個人的反應,然後說:“從那以後,我開始想一個問題,為什麼我總是活的不快樂?每個人都想著自己擁有的東西越多越好,於是他們的房間裏堆滿各種各樣的物品。就算是窮人的家裏,他們也許換把許多用廢的東西扔在角落裏不肯丟掉,似乎東西越多越讓人安心。人在內心空虛的時候,總喜歡用物質的東西來填補。他們購買了一大堆沒用的東西放在家裏,實際上他們沒有因此而過的充實,反而因為這些東西而變得越來越壓抑,越來越煩躁。因為這些東西根本不能滿足你的需求,於是你再去購買新的物品,任何一件新物品隻能暫時滿足你,用不了多久,它就被你打入了冷宮。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他們永遠在做加法,然而做加法不能解決他們的問題,人學會斷絕、舍棄、離開。”

周雪逸筠舉手說:“這樣就能夠讓人快樂起來嗎?”山下英子說:“求學和問道是對立統一的關係,加法和減法之間的關係也是對立統一的。首先你要對你所擁有的東西逐一進行鑒別,有價值的就留著,沒什麼價值的就扔掉。價值大的就保留,價值小的就應該扔掉。處理掉沒有價值的物品,可以讓你擁有更寶貴的東西,它就是空間。家徒四壁,聽起來很可憐,與堆滿了雜物相比,哪個更好一些呢?你與一堆沒用的雜物躺在一起,久而久之,你也成為了它們中的一份子。家徒四壁,還能刺激你去打拚。”

現場忽然一片寂靜,山下英子接著說:“喬布斯是非常富有的人,可他的屋子裏卻空空如也,據說他是完美主義者,市場沒有令他滿意的家具。其實這樣的說法根本就站不住腳,天下之大,物品之豐,怎麼找不到滿意的產品呢?很顯然喬布斯也沒有刻意要把屋子填滿,他需要自己的屋子保持空曠,這樣比較有利於他充分的釋放想象力。斷絕、舍棄、離開是一種人生智慧,他可以讓你過的更好。切記人不會因為丟棄一堆沒用的東西就變成窮人,反過來也不會因為你保有一堆沒用的東西而變成富人。”

現場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山下英子說:“所謂斷絕,就是要與沒有價值的東西做個了斷。所謂舍棄,就是要把沒有價值的東西逐出你的生活。所謂離開,就是你永遠不再想起他們。隻有你放棄了這些沒有價值的東西,你才有足夠的精力去追逐自己想要的東西。我把這種思想總結為斷舍離,這也是向眾人兜售的一種生活理念。與斷舍離形成對比是佛陀所說的‘貪嗔癡。’斷舍離可以讓你的生活擁有更多的陽光,可以讓你過的更充實。你不應該讓你的精神世界負載著太多的垃圾,斷舍離是一種更為積極的生活態度。許多不懂老子的人喜歡對道家思想妄加評斷,說老子的思想很消極,我們不要被這群傻瓜給騙了。”

聞仁笑著說:“這是自然,如果注定要被騙,也應該一個聰明人騙,被傻瓜偏了實在是太丟人。”紀子沉默不語,山下英子說:“你怎麼想,就怎麼做,對自己講信用。一個不能對自己講信用的人會活的很快樂嗎?也許會,隻是生活在不容易見倒罷了。”現場掌聲久久不能平息,佳子說:“這真是美好的思想。”她回頭對福澤秋筱說道:“我們可以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