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
作者:溫家寶
前些天,我到貴州黔西南察看旱情。走在這片土地上,望著這裏的山山水水,我情不自禁地想起24年前隨耀邦同誌在這裏考察調研的情形,尤其是他在興義派我夜訪農戶的往事。每念及此,眼前便不斷浮現出耀邦同誌誠摯坦蕩、平易近人的音容笑貌,胸中那積蓄多年的懷念之情如潮水般起伏湧動,久久難以平複。
1986年年初,耀邦同誌決定利用春節前後半個月時間,率領由中央機關27個部門的30名幹部組成的考察訪問組,前往貴州、雲南、廣西的一些貧困地區調研,看望慰問各族幹部群眾。耀邦同誌想以此舉做表率,推動中央機關幹部深入基層,加強調查研究,密切聯係群眾。
當時,我剛調任中央辦公廳副主任不久,耀邦同誌讓我具體負責組織這次考察訪問工作。2月4日上午,耀邦同誌帶領考察訪問組全體成員從北京出發,前往貴州安順。由於安順大霧,飛機臨時改降貴陽。當天下午,耀邦同誌又換乘麵包車奔波4個多小時趕到安順。晚飯後,耀邦同誌召開會議,把考察訪問組人員分成三路,分頭前往雲南文山、廣西河池和貴州畢節地區。
第二天清晨,耀邦同誌帶著我和中央辦公廳幾位同事從安順出發,乘坐麵包車,沿著曲折的山路在黔、滇、桂交界處的崇山峻嶺中穿行。耀邦同誌盡管已年過七旬,但每天都爭分奪秒地工作。他邊走邊調研,甚至把吃飯的時間都用上,每天很晚休息。離開安順後的幾天裏,耀邦同誌先後聽取貴州鎮寧、關嶺、晴隆、普安、盤縣和雲南富源、師宗、羅平縣的彙報,沿途不斷與各族群眾交流,了解他們的生產生活情況。他還在羅平縣長底鄉與苗族、布依族、彝族、漢族群眾跳起《民族大團結》舞。2月7日傍晚,耀邦同誌風塵仆仆趕到黔西南州首府興義市,入住在州府低矮破舊的招待所。
時已立春,興義早晚的天氣仍然陰冷潮濕,由於沒有暖氣,房間裏冷冰冰的。我們臨時找來3個小暖風機放在耀邦同誌的房間,室溫也隻有攝氏12度左右。經過幾天馬不停蹄地奔波調研,耀邦同誌顯得有些疲憊。我勸他晚上好好休息一下,但他仍堅持當晚和黔西南州各族幹部群眾代表見麵。
晚飯前,耀邦同誌把我叫去:“家寶,給你一個任務,等一會帶上幾個同誌到城外的村子裏走走,做些調查研究。記住,不要和地方打招呼。”
到中央辦公廳工作之前,我就聽說耀邦同誌下鄉時,經常臨時改變行程,與群眾直接交流,了解基層真實情況。用他常說的話就是,“看看你們沒有準備的地方”。所以,當耀邦同誌給我布置這個任務時,我心裏明白:他是想盡可能地多了解基層的真實情況。
天黑後,我帶著中央辦公廳的幾位同誌悄悄離開招待所向郊外走去。那時,興義城區隻有一條叫盤江路的大路。路旁的房子比較低矮,路燈昏暗,街道冷清。我們沿著盤江路向東走了10多分鍾就到了郊外。這裏到處是農田,四周一片漆黑,分不清東南西北。看見不遠處,影影綽綽有幾處燈光,我們便深一腳淺一腳摸了過去。到近處一看,果然是個小村子。進村後,我們訪問了幾戶農家。黑燈瞎火的夜晚,淳樸的村民們見到幾個外地人感到有些意外,但當知道我們來意後,很熱情地招呼我們。
晚上十點多,我們趕回招待所。我走進耀邦同誌的房間,隻見他坐在一把竹椅上正在等我。我向他一五一十地彙報了走訪農戶時了解到的有關情況。耀邦同誌認真地聽著,還不時問上幾句。他對我說,領導幹部一定要親自下基層調查研究,體察群眾疾苦,傾聽群眾呼聲,掌握第一手材料。對擔負領導工作的人來說,最大的危險就是脫離實際。多年來,耀邦同誌這幾句語重心長的話經常在我耳旁回響。
2月8日是農曆大年三十,耀邦同誌一大早來到黔西南民族師範專科學校,向各族教師拜年並和他們座談。接著,他又興致勃勃地趕到布依族山寨烏拉村看望農民,並到布依族農民黃維剛家做客。黃維剛按照布依族接待貴客的習俗,把一個燉熟的雞頭夾放在耀邦同誌的碗裏。就這樣,耀邦同誌和黃維剛全家有說有笑地吃了頓團圓年飯。
隨後,耀邦同誌又乘汽車沿山路行駛100多公裏,趕到黔桂交界處的天生橋水電站工地,向春節期間堅持施工的建設者們致以節日的問候。當晚,耀邦同誌在武警水電建設部隊招待所一間簡陋的平房中住下。不久,他開始發燒,體溫升到38.7度。事實上,從午後開始,耀邦同誌就感到身體不適。不過,他依舊情緒飽滿地參加各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