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智勇雙全殺日寇??(1 / 3)

王德林接受了要求,同意領路上山,也讓安傑正雄有些意外。他兩個最親近的人被殺了,能不記恨嗎?這似乎違背常理。安傑正雄很機警地審視王德林,一邊給了安俊澤一些滿洲貨幣,安頓好王德林一家老小入葬問題,一邊安排由加藤代子負責,帶領幾名憲兵嚴加監管王德林,防止發生意外。

王德林的妻子和兒子出殯那天,下了入春以來第一場雨。雨很大,電閃雷鳴。出殯的隊伍多數是王德林鄰居和朋友,拉的很長。王德林在日軍的押送下,走在抬著棺槨人的後麵,幾個商家湊份子請來幾名喇叭匠,吹奏哀樂,令人撕心裂肺,悲痛至極。通往猴石方向,是一條沙土路,凸凹不平,密集的雨點跌落下,濺起雨霧,致使道路更加泥濘。這並沒有影響出殯人群向前行的步伐,兩個棺槨如同兩條小船在山坳裏穿行。一路走來,雨水打濕了所有人的衣服。王德林悲痛欲絕,仰望烏雲密布的天空,悲憤的心地瞬間爆發:“老天爺啊,求求你了,讓我的老婆和孩子能夠安心地入土,陽間過不上安穩的生活,希望陰間能夠得到安生。老天爺啊,拜托了啊!嗚嗚……”出殯的人群看到此景,無不動容,流下了悲痛的淚水。

“撲通”一聲,王德林跪在了泥濘的山路上,霎時暈倒在那裏。由於王德林雙臂及手仍被日軍捆綁在身後,不能站起,幾名鄰居立即上前扶起他。出殯的人們第一次遇到這樣特殊的出殯方式,無不內心產生憤怒的情緒。加藤代子在一旁不斷地催促,要求出殯的人群不要滯留,繼續向前走。或許王德林感動了上天,雨漸漸地停了下來,躲在雲裏的太陽灑下一縷縷陽光。

墓地,在半山腰上。新挖的兩個穴坑,豎著排開,裏麵存積著許多雨水。上麵穴坑自然是王德林的妻子,下穴坑則是兒子的。加藤代子迅速安排幾名軍警在兩個穴坑旁維持秩序,安俊澤衝著幾名在煤礦工作的工人扯著嗓門高喊:“開始下葬。”兩個紫紅色的棺槨沿著繩索緩緩地落入了穴坑裏。這時,王德林掙脫著往妻子的穴坑跑去,幾名憲兵緊隨其後追趕,即將抓住他的臂膀的時候,王德林已經倒在了地上,用臂膀推送穴坑邊的土,泣聲道:“老婆子,我沒有辦法啊,隻好這樣為你填把土了……嗚嗚……”接著幾名工人迅速掩埋。掩埋過後,王德林要求去兒子那個穴坑,在日本憲兵的押送下,跌跌撞撞來到了那裏,仍用臂膀將泥土推進穴坑裏,哭泣不止:“兒啊,爹對不起你啊,還沒有娶上媳婦,就這麼走了……”大約過了一袋煙功夫,兩座新墳掩埋完。幾名老友拿起幾遝子黃紙代替王德林為妻子和兒子焚燒,祭奠亡靈。瞬間煙霧繚繞,無數個燃燒完的灰白殘片在微風中四處散落。

此刻,王德林狠狠地瞪了一眼站在加藤代子身邊的安俊澤,厲聲道:“安俊澤,你他媽的給我過來。”聽到王德林嚴厲的喊聲,安俊澤立刻全身哆嗦,手在發抖。

王德林又一次大喊:“是你娘養的,給我過來!”這時現場一片寂靜,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安俊澤。

安俊澤忐忑不安地走到王德林跟前,怯怯地問:“王老板,還有何吩咐?”

此刻的王德林滿臉殺氣,狠狠地說:“安俊澤,看到我老婆孩子今天的結果,該滿意了吧?”

“這、這……”安俊澤有些語無倫次,身體更加的顫抖。

“這什麼這?看你的熊樣,平時那些章程哪裏去了?”王德林語氣更加緊逼,“我老婆和孩子是因為你的禍害,才死的,你不應該給他們跪下謝罪嗎?快去跪下!”

眾人也看不下去了,齊聲高喊:“對,快跪下!”憤怒的喊聲響徹山穀。

現場的氣氛陡然緊張,這讓加藤代子等日本鬼子和偽軍警始料不及,分別掏出手槍,與眾人對峙。

突然,從人群中走出一個人,這人雖然身材不高,但是長得結實,膚色黝黑,有著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鼻直口方,是一位典型的車軸漢子。嗓門洪亮,朝著膠東半島語調,大聲地說:“大家今天來幹什麼來著?是為王老板的妻子和兒子出殯而來的。既然大家衝著他來,那麼就應該聽主人的意見,把這個喪事辦好。剛才主人提議讓安俊澤向兩個死去的人下跪,我表示讚成,因為是安俊澤害了他們一家人,罪可誅之都不為過。”接著又對安俊澤說道:“安俊澤,你小子把事情做絕了,害的王老板家破人亡,難道你的良心被狗吃了?難道沒有一點負罪感嗎?還等什麼?”

這個人,大家都認識,名叫孫鳴山,是當地很有影響力的人。他來自山東即墨,從小習武,練就了一身好功夫。逃荒來到梨樹鎮後,在俄國人開辦的穆棱煤礦下井挖煤。該人性格豪爽,為人仗義,喜歡打抱不平,受到了人們的廣泛尊敬。

安俊澤看了一眼加藤代子,希望她能夠替自己說些好話。然而,加藤代子更多地關心是盡快結束這個事情,不想為此事糾纏,幹擾安傑正雄交待的任務。在她眼裏,用中國人的俗話,安俊澤是個“下三濫”,不值得一提,也不可能為其說什麼。她沒有動聲色,表情冷漠。

安俊澤隻好邁著沉重的步子來到王德林妻子和兒子的墓前,分別雙膝跪下,拜了拜,磕了三個響頭。

事後,王德林被日本人帶回特高課的秘密審訊室繼續看押……

不久,田中鐵三郎和竹野恒彥做好了勘測的準備,前來與安傑正雄商量上山勘測事宜。崗村告訴中鐵三郎:“上山帶路的人已經找到了,為了安全勘測,我與駐梨樹鎮岡田一郎聯隊長商量好了,派三名士兵一同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