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突擊隊喋血受挫(1 / 3)

吉東特委通過國際地下交通站先前對虎林、密山、半截河、東寧、綏芬河等日本軍事部署進行了秘密偵查,獲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軍事情報。同時,根據蘇方遠東司令部密電,對日本在東北的資源掠奪進行了詳實的秘密普查。

戰爭打的是消耗戰。由於日本在中國發動了大規模侵華戰爭,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同時,又開辟太平洋戰爭,加之中國東北抗日力量的阻撓和破壞,減緩或降低了資源供給能力,使日本****戰略軍事資源的需求更加的緊迫,岌岌可危。尤其對稀有資源的掠奪更加變本加厲,有恃無恐,備受蘇共和中共的關注。俄國工程師羅斯托夫在中共地下黨掩護下順利從興凱湖國際交通站突圍之後,與蘇軍駐哈巴羅夫斯克(伯力)遠東司令部,將在梨樹鎮發現的大鱗片石墨礦藏地質圖提供給了軍方,引起了軍方的高度重視。原因是石墨不僅是民用資源,更是軍事國防重要資源,普遍應用於武器特種鋼冶煉耐火輔助材料和潛艇密封材料、重武器火器發射耐高溫材料。而且經過蘇聯專家進一步鑒定柳毛石墨礦藏賦存量大、易開采、品味極高,在世界上所發現的石墨資源中極為罕見。盡管沒有向中共通報這一勘探結果,隱藏著私利,但是對於日本來說獲取這一資源,比蘇方更為急切和強烈,貪婪到了無恥的地步。

因為日本是島國,國土狹小所限,可利用資源相對較少,資源貧瘠,隻能靠侵略和野蠻掠奪支撐戰爭機器正常運轉。在未占領中國東北之前,已經垂涎已久,虎視眈眈,以建立“東亞共榮圈”為噱頭,來實現****野心。

蘇聯紅軍遠東司令華西列夫斯基受最高統帥之命,與總參謀部的人員一起擬製了遠東作戰計劃,並采取極嚴格的保密和偽裝措施。這其中醞釀已久的是對日本人在柳毛黑鉛礦實施定點清除炸毀行動,阻止日軍開采石墨運回國內,臨時組建“黑鷹”突擊隊,成員全部來自蘇軍步兵特別八十八旅。

該旅是在蘇聯境內活動的原抗聯教導隊為基礎,彙集其他抗聯成員以及蘇聯紅軍部分軍事人員組建起來的。周保中任旅長、李兆麟任政委,崔庸健和謝遼金(蘇軍將領)任政治部正副主任。下轄6個營(四個步兵營,一個自動化衝鋒營和一個交通營)。原抗聯遊擊隊隊長高亮被任命為第四步兵營六連連長。有人要問高亮怎麼去了蘇聯呢?這話得從頭說起。

自王德林被委派到地方開展工人運動和恢複黨組織工作之後,高亮帶領隊伍,輾轉密山、虎林、饒河等地,開展抗日遊擊戰。為了消滅抗聯力量,日軍加緊了軍事圍剿,隔斷了群眾與遊擊隊的聯係,企圖切斷遊擊隊的給養。

在饑餓陰影籠罩下,戰士們穿山林,轉山穀,輾轉應敵。吃不到糧食,靠吃山野菜、木耳、蘑菇、橡子等野生植物充饑。特別是由於長時期吃不上鹽,身體出現了浮腫,腫得眼睛睜不開。長期在山林中活動,對衣服損壞也很嚴重,多數已經衣不遮體,隻好用麻袋片、段樹皮打麻鞋穿,無數慢長深夜是在冰天雪地裏圍著篝火度過的。不少戰士因饑寒交迫被凍死餓死,遠遠超過了在戰鬥中犧牲的數字。於是,遊擊隊陷入了極度的困難,到了糧食成熟前基本上斷絕了糧食。同時,日軍不斷的“討伐”,遊擊區被急劇壓縮,山裏無兵員補充,由原來的200多人,銳減到80餘人。

對此,高亮看在眼裏,心急如焚。這年八月一天夜裏,高亮正在密營裏思考著如何解決遊擊隊的給養問題,研究攻打西崗軍事要塞作戰計劃,準備在敵人手裏奪得給養。這時,已經升任副隊長的田暢走了進來:“隊長,你還沒睡?”高亮放下簡易的虎林西崗軍事要塞圖,說:“你不是也沒睡嘛,通過偵查員提供的情況,西崗軍事要塞戒備森嚴,構築了大量的軍事工程,這仗不好打啊!”“是啊,剛才,與部分同誌討論了大半夜,紛紛獻計獻策,並讓我來代表大家說說我們的想法。”田暢說。“好啊,快說,我聽聽。”田暢憨厚地笑著說“隻有兩個字,打入……”高亮高興地說:“我們想到一塊了。”田暢說:“不過我有個請求。”

高亮問:“什麼請求?”“讓我獨闖一趟,深入敵穴。”高亮思考片刻,對他說:“等等,再讓我好好考慮,開會研究研究再說吧。”田暢急切地說:“隊長,你是信不過我吧?”高亮其實心裏也有自己的想法,不是信不過田暢,而是因他是勞工出身,自從領著他逃出柳毛黑鉛礦,參加抗聯遊擊隊,始終追隨自己,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又是個孤兒,父母全部被小鬼子殺害,他是看著田暢成長起來的。高亮說:“你走了,我缺少了幫手,遊擊隊還需要你。”“隊長,我是代表全體遊擊隊員向你請戰的。你不信是吧?請看我的這份請戰書。”高亮看著那份用毛筆工工整整書寫的請戰書,心情非常的激動,握緊他的手說:“田暢,我同意!”

第二天,田暢打扮成一個撿破爛的模樣,走近了西崗軍事要塞。要塞四周全是鐵絲網,隻有一個出口,有日本守備隊的憲兵和部分偽軍把守。麵對髒兮兮的田暢,一名偽軍上前驅趕:“快走開,也不看看這是什麼地方!”旁邊一名軍曹露出狡黠的麵容,對那名偽軍嘀咕了幾句,意思送上門來,何不抓來去修建要塞工程?那名偽軍立即找來其他偽軍不容分說,強拉硬拽將田暢帶到了要塞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