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高亮、飛天鼠帶領30多人的隊伍根據黨中央《給滿洲各級黨部及全體黨員的信》中“實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指示精神,結合幾年來遊擊隊經驗教訓,製定了“積極宣傳和穩妥聯合”的方針,活動於半截河、夾信子、樺木林、林口、梨樹等地。
他們的行蹤引起木野及特高課加藤代子的注意,派出大量日偽軍和憲兵、特務展開了圍剿。張哈得知情報後,對王德林說“大哥,小鬼子得知我們改編了飛天鼠的隊伍,心有餘悸,氣勢洶洶來我們這裏進行圍剿。據說木野聯隊和特高課人員,已經向這邊進發了,為了安全起見,我們還是轉移吧!”
王德林緊皺眉頭思考一番,對張哈說:“轉移可以,有安全地方嗎?”
“我有個地方?”
“什麼地方?”
“往北撤,撤往張老坦菜營地的山溝裏,那裏南通哈達河、北通勃利、中通高亮、飛天鼠遊擊隊的密營,山高居險,退可首,進可功,有遊擊隊在那裏活動,我們區機關相對安全多了。居住在那裏的張老坦曾被鬼子當做浮浪,抓到礦裏挖煤。據說在井下夥同兩名勞工殺死了日本人,逃跑中,那兩名勞工被小鬼子亂槍射死,唯獨他跑了出來,躲避在山裏隱姓埋名。這人耿直仗義,是一條硬漢。有革命傾向,我經常去那裏,對他十分的熟悉,成為了好友,表示願意為我們出力,區委機關到那裏我很放心!”
“嗯,這樣的人,是我們重點的發展對象。既然你掌握那裏的基本情況,那麼區委機關搬到那裏。”
“好,事不宜遲,什麼時候走?”
“那就現在就走,你帶路。”王德林回答道,轉身對韓福英說:“福英,把相關資料收拾好,跟張哈轉移。”
他們一行三人向西北走去。
距離哈達河20華裏麅子溝,兩山之間有一塊山窩地,四周群山環繞,森林茂密,山腳下有溫泉四季流淌。這裏有一住戶,以采山貨為生,唐山人,姓張,人稱“老坦”,40多歲,身材魁梧,方形臉,和妻子臘梅經營著二畝半地兒。
王德林、張哈、韓福英的突然到來,這讓張老坦夫婦倍感欣喜,熱情地接待了他們。
張哈對張老坦說:“老張啊,這位是我們組織負責人老王,那位是韓福英,以後就在這裏長期開展工作,給你們添麻煩了!”
張老坦操著濃重唐山口音對張哈說:“你們來,別嫌破舊就成,都是自家人,我和老婆住東屋,你們住西屋。有啥事情盡管說,別客氣!”
王德林和韓福英、張哈在張老坦的陪同下來到西屋。王德林仔細看了一眼,屋子裏盡管很簡陋,但是收拾得幹幹淨淨,土坯砌的火炕,炕上堆放著大小不一的布袋子,裏麵裝著山藥材和黑木耳。圓木砌的牆壁上掛著兩張灰色的野兔皮和一張金黃色麅子皮,以及大大小小用於狩獵的繩扣子。窗戶不大,透過窗戶就能看到遠處的山巒和已經結冰的溪流。
此刻,張老坦的妻子臘梅從外邊抱回木絆子,點燃爐灶,大聲地說:“我燒火,一會兒屋子裏就暖和多了!”
“嫂子,你辛苦了,我來幫你!”韓福英轉身到了外屋。
臘梅也是心直口快的人,微笑地說:“你們來啊,我打心眼裏高興。俺家老張整天忙著上山,把我扔在家裏,連個說話人都沒有。這回可好了,有妹妹陪伴,俺心裏亮堂多了,嗬嗬……”
“嗯,嫂子和大哥來山裏多少年了?”
“好幾年了,唉……跟著你大哥過日子,東跑西顛,提心吊膽的,很累。孤獨的時候常常守著大山說話,生怕自己變成了啞巴。時間久了,也就習慣了。大妹子,你進來,我就看出來你不是一般人,老家是哪裏人?”
“嫂子,我老家是寧安的。”
“哦,啥時候來這裏的?”
“嗬嗬,剛來不久,也是跟著老王到處跑,沒有辦法,小鬼子不讓我們消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