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
經濟研究
作者:趙文琪
【摘要】中小企業自出現來,一直受到融資困難問題的困擾。本文章將剖析中小企業融資麵臨的難題,探討歸納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成因,並作出針對融資困難的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對策
由於中小企業生產規模不大,資金不高,獲得的成效快,經濟範圍廣,若市場發生變化,調整適應的能力比較強,中小企業一直以來發展速度迅猛,不僅對國民經濟繁榮發展的作用必不可少,而且正成為發展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然而一切繁華卻掩蓋不了其發展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問題,發展規模無法擴大,人力資源與財務資源無法與大型企業相提並論,要麵對其他企業的競爭,同時麵臨著發達國家“再工業化”的新趨勢。而融資困難是造成其發展步履維艱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一、中小企業融資麵臨的難題
(一)財務狀況不盡如人意
急需融資的中小企業數目龐大,在做的抽樣調查利發現,超過1/3的企業資金狀況讓人憂慮,自金融危機以來,貸款利率的連續上升使中小企業財務狀況更加惡化,融資資金受到很大的影響。
(二)融資渠道狹窄
企業融資主要采取這幾種渠道來進行:債務融資、權益融資、捐贈融資。我國的大多數中小企業生產規模小,無法達到上市企業應該要求的生產水平,權益融資的渠道對中小企業並不適用。而在我國嚴格控製債券的發行,法律政策對發行的企業做出了嚴格的限製與明文規定,並且要相關部門的審批通過才可以,目前,發行債券的企業數目非常少。對中小企業來說,發行債券並不現實。
由於我國特殊的經濟環境,無法如發達國家一樣大力發展天使投資、社區融資人等融資方式,因此,大多中小企業選擇銀行貸款作為他們的融資渠道,然而商業銀行傾向於將貸款借給大型國有企業,非常多的中小企業無法得到銀行給予的貸款。抽樣調查結果顯示,中小企業貸款申請遭拒指數超過總數的一半,近期,銀行錢荒籠罩著中國金融業,中國銀行係統流動資金匱乏,中小企業籌措金渠道被堵死,這對其打擊是致命的。
(三)獲得信貸支持難度大
據統計,銀行信貸對我國中小企業的支持僅占10%,全國中小企業的短期貸款占銀行全部短期貸款的比重還不到1/5。由於大部分中小企業無法達到商業銀行貸款條件,同時貸款需要承擔很大的風險,造成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發放的積極性不高,將中小企業拒之門外。
二、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原因
(一)企業內部自身原因
(1)運作不規範,經營風險較大。核心競爭力在中小企業無法得到體現,管理結構與模式不完善,發展落後,我國大部分中小企業從事勞動密集型產業,技術水平不高,產權模糊,不具備健康成長的潛力,直接融資很難得到實現。
(2)中小企業管理人員素質相對較低,優秀人才缺乏。相對大型企業,中小企業管理者的綜合素質將直接關係其生存與發展,更為重要,然而,目前大多中小企業經營管理者素質並未達到要求,他們對宏觀政策的導向作用不敏感,對技術和創新的重要性並不重視,他們不願意投入資金培養專業的優秀人才,推行的方案政策也不利於企業的融資貸款和長遠發展。
(3)保險投入很少,信用缺失,財務製度不健全。據調查表明,超過3/5的中小企業沒有購買財產保險,同時超過2/5的企業不為職員購買任何險種,意外無時無刻都可能發生,這將如同一座岌岌可危沒有安全保障的吊橋,嚴重製約中小企業的發展,在這種環境中,運營風險將會更高,中小企業保險的投入缺失,已經成為當下中小企業融資困難主要原因之一。
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但許多中小企業拖欠銀行貸款,借各種名義逃脫銀行債務,信用缺失。許多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製度不健全,管理層缺乏必要的財務管理素養,提供的財務信息不準確,信息無法做到真實與透明。使企業的財務發展狀況無法作出真實有效的體現,也就無法順利地讓銀行進行監督,使金融機構的放貸積極性受到了嚴重的打擊與影響。
(二)金融機構和政府缺乏有力的支持
(1)銀行對中小企業抵押條件高,貸款成本高。為了使風險盡可能降低,避免信息的不對稱造成自身經濟利益的失去,商業銀行執行的政策無可避免造成了中小企業成本過高,金融資金加重,而如若采取民間借貸的融資渠道,產生的高借貸利率又使中小企業不堪重負。民間借貸是超1/3中小企業非正規金融途徑,但其借貸利率非常高,年利率甚至達到了72%~100%,使融資成本越來越高,超出了中小企業的承受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