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小企業在後金融危機時期融資問題的探討(2 / 2)

(2)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微觀環境分析。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結構分析。①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內源融資比例高。從創立時期向成熟時期發展轉變過程中,中小企業融資方式從最初對內源融資的高度依賴轉變為外源融資方式。然而,受我國金融體製的影響,中小企業外源融資比較困難,企業的發展更多依賴於內源融資方式;②我國中小企業外源融資的主要來源是銀行的貸款。中小企業融資方式的發展受以銀行為主體的金融體製的影響非常大,其他融資方式在中小企業的融資中的比例非常低,我國中小企業外源融資有超過80%來源於銀行貸款,其他融資方式發展緩慢,造成了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比較窄,從而使得中小企業的融資的難度增加。

我國中小企業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比較困難。民間借貸、股票融資以及債券融資等都屬於直接融資的方式。由於我國中小企業的自身問題,要達到《公司法》規定的上市要求比較困難,因此,大部分中小企業進行直接融資比較困難,基本上債券融資還未向民營企業開放。而民間融資是其他融資的重要形式,然而其風險性高,利率高。作為間接融資的主要形式,銀行貸款需要抵押擔保,並且程序複雜,從而使得中小企業融資成本變高。

四、我國中小企業在後金融危機時期融資的措施

①我國中小企業需要不斷的進行自身的完善,使得自身融資的能力提高。中小企業如果要從根本上解決融資問題,那麼必須進行自身的完善,從而使得自身融資的能力提高。中小企業需要將企業自身治理結構完善與健全,從而使得應對風險的能力提高;健全與完善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體製,使得財務信息真實性提高;樹立企業自我積累的能力與意識,強化中小企業的誠信建設,不斷提高誠信意識,為企業融資提供良好條件;②針對中小企業的發展,為其提供貸款援助。一方麵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的擔保,通過對社會的限製分散的資金的集合,為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成立專門的貸款擔保機構以及貸款擔保基金;另一方麵,政府為中小企業的融資提供優惠貸款。利用政府的財政支持,為中小企業的融資設立專門的金融機構,從而為其融資提供貼息貸款與優惠貸款。通過專門的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的設立,從而能夠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短期的流動資金,為中小企業提供自由貸款補助以及長期的貸款貼息;③中小企業健全與完善信用評級體製。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關鍵因素是由於雙方信息不對稱,而健全的信用評價體製能夠使得信息不對稱性大大降低,從而使得雙方進行交易的成本降低,進而使得逆向選擇的產生得到避免;④構建具有多層次的金融服務製度。中小企業在不同階段不同時期的融資渠道和融資方式是不同的,基於此,必須構建具有多層次性的金融服務製度,從而使得中小企業的融資的渠道拓寬。利用區域性的證券市場等形式使得中小企業直接進行融資的渠道拓寬,另外,對由民間的資本設立的中小金融機構進行鼓勵,通過民間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間接的融資方式,另外,中小企業需要對融資方式進行不斷創新;⑤構建基於政府為導向的擔保製度。建立與健全中小企業的信用擔保製度,強化政府的信用擔保主體地位,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以及政策的扶持等方式,構建擔保機構的風險賠償體製,對中介結構的行為進行規範,通過優惠的稅收製度的製定,對中小企業的融資創造條件,積極引導與鼓勵中小企業互相之間進行擔保,從而使得聚集優勢得到充分發揮,使得中小企業的融資能夠得到有效實施。

五、結束語

基於後金融危機時代背景,結合當前宏觀經濟環境,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進行了分析與探討,同時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措施。後金融危機時代中小企業麵臨的融資環境非常複雜,因此,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有效解決,能夠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從而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周宗安,張秀鋒.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經濟學描述與對策選擇[J].金融研究,2009,(2).

[2]趙尚梅,陳星.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M].知識產權出版社,2007.

[3]王大江.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及對策分析[J].價值工程,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