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部隊農副業生產應實現“三到”目標
經濟研究
作者:黃斌 吳海平
【摘要】新形勢下如何貫徹落實軍委總部關於搞好部隊農副業生產的指示精神,充分發揮生產補助生活作用,實現“產到、補到、吃到”的目標,讓生產成果真正體現在餐桌上,為提高部隊戰鬥力和促進部隊全麵建設服務,是擺在我們麵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關鍵詞】軍隊農副業生產建設管理
近年來,全軍部隊認真貫徹中央軍委、總部關於把農副業生產搞得更好的指示,積極發展農副業生產,狠抓“菜籃子”工程建設,生產條件有了明顯改善,補助生活能力有了明顯提高。但生產管理不嚴,產量效益不高,“產到、補到、吃到”不落實的問題仍程度不同的存在,亟待研究解決。
一、“三到”的含義
所謂“產到”,即按陸勤一類灶食物定量標準,肉類、蔬菜供給量的70%以上是自己生產的;“補到”,即農副業基地、生產生活服務中心和連隊農副業生產收益補到即生產收益50%用於補助官兵夥食;“吃到”,即夥食費標準加生產補助要保證基層官兵吃到食物定量標準。“三到”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產到”是基礎,“補到”是方向,“吃到”是目的,三者隻有緊密銜接,才能促進農副業生產向深層次發展。確保部隊官兵吃得“放心”,吃得“營養”,是提高生活質量,實現“保障有力”的重要內容,隻有部隊生活質量提高了,才能保證官兵身體健康,提高戰鬥力。
二、“三到”的目標及內容
“產到”目標:即按部隊年供應實力,產豬肉人均30公斤以上,肉菜人均225公斤以上。這是按3人年均養一頭豬,每頭豬產肉90公斤;一般連隊有3-5畝菜地,每畝菜地產蔬菜4000公斤以上;每個團有6-8畝溫室大棚,每畝年產菜5000公斤以上計算出來的。凡具備一般生產條件的,也就是指連隊有3-5畝菜地,有存欄25頭豬左右的豬圈,旅團具有適度規模的生產設施,對這些部隊提出肉菜自給率要打道70%以上。
“補到”目標。從調查來看,目前辦得好的農副業基地每年收益50萬元以上,辦得較好的的每年收益20萬元左右,每個團按1500人計算,年人均每天補0.30元,在13.5萬元左右。農副業基地收益50%用於補助基層單位夥食,每人每天補0.30元是可以達到的。連隊生產的肉菜,按低於當地市場批發價的15%折價,收益的50%用於補助夥食。現在有條件生產的連隊,農副業生產收益基本上在2萬元以上,人均每天補1.20元是可以達到的,農副業基地及生產生活服務中心,連隊生產基本形成1:4的補助任務。
“吃到”目標。現行夥食費標準加上農副業生產收益補助,要保證官兵基本吃到規定的食物定量標準。這就要農副業生產收益補助一定要落實,要把農副業生產收益體現在餐桌上,吃到戰士的嘴裏。並通過加強生活服務中心、連隊夥食管理的途徑,保證“吃到”標準落實,不斷提高基層官兵生活水平。
三、落實“三到”的具體措施
(一)落實“三到”,要加強設施管理
一要搞好設施建設規劃,在建設中要注意配套實用,與軍民共建、爭取地方支持結合起來,要把好設計關、材料關、施工關和驗收關。二要管好用好“菜籃子”工程建設經費。在經費投向上,要堅持做到優先安排駐邊遠艱苦地區部隊,優先安排軍以下作戰部隊,優先安排生產條件差自補能力弱的部隊,力爭做到少花錢,多辦事,辦好事。三要發揮現有生產生活設施的作用。各級要在完善各項建設的同時,適時把工作的重點轉到抓管理上來,通過有效管理,鞏固和發展成果,避免“前麵建,後麵壞,三年不到又重來”的惡性循環,使現有的生產生活設施發揮最大的保障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