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體育與學校體育關係的研究
民族體育
作者:範毅
中圖分類號:G852.9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根據對當前我國學校體育教育的調查顯示,目前在少數民族地區的學校中有關少數民族體育項目的教學內容非常匱乏,這種現象對於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傳承和發展必然是極其不利的,如果將少數民族的體育項目加入體育教學中,就必然需要采用適當的方法使傳統少數民族體育能夠與體育教學的發展相協調,最終使其得到創新與提升。本文首先對少數民族體育與學校體育的聯係進行了基本分析,然後對兩者互補性關係即共同發展的需求進行論述,最後提出在學校體育教學中有效開展少數民族體育內容的策略。
關鍵詞 少數民族 體育 學校體育 關係 發展策略
一、少數民族體育與學校體育的內在聯係
(一)少數民族體育與學校體育具有內在共同點
首先,在本質的功能方麵來看,少數民族體育是由少數民族人民所開發創造的運動項目,以通過運動獲得身體的鍛煉,學校體育是通過讓學生掌握體育運動的基本技巧、方式、規則等並參與運動以使身體得到鍛煉,所以說這兩者有著相同的本質功能,即均為人們強身健體的形式[1]。
其次,從兩者的健身目標和效果上看,無論通過任何一種形式的體育鍛煉都能夠實現健身的目標及效果,少數民族體育是根據少數民族人民的生活習慣與環境、勞動生產、娛樂等各種傳統文化因素進行創造開發的,而學校體育是通過對大眾化的體育項目教學使學生掌握體育運動的方法,它們雖然形式上有著明顯的差別,但最終都能夠使參與運動者獲得健身的效果。
(二)少數民族體育與學校體育具有明顯的差異性
首先,少數民族體育與學校體育內容形式有明顯的差異性。我國除漢族之外的五十五個少數民族每一民族的生活習慣、心理偏好、信仰等都各不相同,體育活動作為一項與少數民族人民日常行為密切相關的內容,必然也有著各自的民族特色,對於學校體育這樣一種以我國大眾需求為主要形式的體育活動內容來說,必然會形成明顯的差異性[2]。
其次,少數民族體育與學校體育具有差異化的文化內涵。少數民族體育形成並發展於少數民族的文化環境,必然會帶有明顯的少數民族特點,無論是體育規則、具體的操作、器材等,都會與學校體育具有較大的差異。少數民族體育中更會加入一些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舞蹈、藝術、音樂等元素,這是學校體育不具備的,所以說兩者在文化內涵上有著明顯的差異性。
二、少數民族體育與學校體育的互補關係
(一)少數民族體育要想得到發展需要依賴於學校體育支持
少數民族體育由於地域性特點有著較大的局限性,因此許多少數民族的體育活動正在成為不斷流失的文化,越來越多的年輕少數民族群體因接受學校教育,對自己民族的體育項目缺少認識,這種現象對於少數民族體育的文化地位是極其不利的,要想有效的發揮其特點並在體育事業中得到有效的發揚,隻有通過學校體育教學的平台才是最佳途徑[3]。通過在學校體育教學中加入少數民族體育的內容,能夠使除各自民族之外的體育活動被更多的人認識和接受,最終實現各民族體育活動的傳承與發揚。少數民族體育有著明顯的文化性特征,通過加入學校體育教學內容中還能夠使少數民族的文化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傳承,既對各民族文化發展有利,又對體育事業的不斷創新提供了支持[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