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初中體育有效教學模式初探(1 / 2)

初中體育有效教學模式初探

體育教育

作者:陳家恒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今的教育形勢。為此筆者提出了一個新型的體育教學模式,那就是教師首先領著學生進行時長25分鍾的體育教學,然後在後15分鍾,學生可以根據自己興趣自主開展體育運動。在這種新型的體育教育模式下,學生不僅可以接受專業的體育訓練,同時還能培養他們的運動興趣,獲得良好的運動效果。

關鍵詞 體育 15分鍾 自主 體育運動 初二級中學生

一、課題的提出

為了有效的規範學校的體育教學活動,國家教育主管部門頒布了《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該標準認為:教學效果的好快往往都是通過學生學到的技能、學生的體質和日常的精神狀態來反映。在開展體育教學評價過程中,應該重點關注在新的體育教學模式下,學生的精神麵貌是否得到了改善。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增強自身的體魄,培養堅強的意誌,這樣才能為自身的學習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學校應該積極的引進更加合理有效體育教學模式,教師首先領著學生進行時長25分鍾的體育教學,然後在後15分鍾,學生可以根據自己興趣自主開展體育運動。

二、課題的方法和開展目的

(一)研究對象:三個初中二年級的班級的所有的在讀學生。

(二)研究時間:2009年10月至2009年12月。

(三)研究的內容:學校體育教學模式。

(四)預期目標:讓學生在進行體育運動中認識到參加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和深遠的意義。同時,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增強自己的體質,培養自己堅強的意誌力,為以後的學習和生活創造更加有力的環境。

三、課題實施的措施與做法

(一)15分鍾自主運動項目的確定: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學生通常喜愛的體育運動也就那麼幾種,都是十分常見的體育運動。學校應該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開設一些基本的體育課程供學生進行自行選擇。

(二)課程的教法與編寫:學校在進行課程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充分的明白開展體育運動的根本目的。課程教案的設立要培養學生的愛好,尊重學生的愛好,同時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體育知識,同時還要掌握科學合理的運動方式方法。此外,課程教案的編寫要嚴格按照國家的教學大綱來嚴格執行,同時也要符合《體育與健康—水平四》的相關規定。同時,要讓學生通過體育課掌握一些體育運動的技巧和方法,讓他們真正的喜愛體育運動,這樣就能激發他們的運動熱情和運動興趣,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這樣才能讓他們終生受益。此外,開展體育教學沒有一個嚴格的執行標準,每個學校的實際情況不同,所以開展體育活動的形式和方法也不相同。另外,學校還要合理分配好15分鍾自主運動學習與活動時間。

(三)學生填報自主活動:由於每一個學生的愛好和性情都各不相同,所以他們喜愛的體育運動的形式也不盡相同。學校應該綜合學生的意見,挑選出學生最喜愛的集中體育運動來開設課程,學生可以自行選擇體育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