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體育教學改革與創新探討
體育教育
作者:程明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在大學教育階段,體育學科作為基本課程之一,主要教學目的是幫助學生鍛煉身體,提升身體素質,為學習其他學科的知識奠定良好基礎。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大學體育教學也需順應時代潮流進行改革與創新。本文主要針對答題體育教學改革與創新簡析分析探討,同時提出一些有效的創新策略。
關鍵詞 大學體育 教學改革 創新
體育教學作為大學教育階段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活動中意義重大,而且體育教學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知識體係嚴謹而廣博。目前,在大學體育教學中,不少教師仍然在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與方法,以競技訓練為主,以考試分數與達標率為主要評價標準,從而導致不少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較低,且學習效果一般。
一、大學體育教學改革與創新的必要性
首先,大學教育的目的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現階段,人才競爭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主要時代特色與競爭手段,在各個教育領域都提倡素質教育。而大學教育作為學生接觸的高等教育,對其將來的生活與就業影響巨大,需要重視學生的全麵發展,包括德、智、體、美、勞等,因此,大學體育教師根據現代社會的時代特色,對體育教學進行改革,以培養綜合性高素質人才為目的,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為將來的學習與就業做準備。其次,培養高素質人才是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的動力源泉,現階段的高等教育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主要渠道,人才培養涉及到高校教育各個方麵,體育學科作為大學教育的基本課程之一,是實現素質教育的關鍵途徑,在培養高素質人才過程中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為實現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教育目標,需要對體育教學進行改革和創新,為培養高素質人才而服務。
二、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的主要創新思路
(一)創新大學體育教學理念
大學體育教學改革首先應該創新教學理念,改變大學體育的教學思想,以學生的身體健康為理念,以學生為主體。大學體育教學應該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加強對他們的人文關懷,重視身心健康,教師可以以現代健康教育理念開展體育教學活動,通過參加體育訓練,促使體育活動成為大學生的內在需求。同時,大學體育教學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不再以競技為目的,應該激發學生參與體育訓練的興趣,提升他們的身體素質,幫助大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及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另外,大學體育教學應該具有一定的開放性,教學目標應該更加多元化與全麵化,促使整體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因此,在大學體育教學中應該脫離傳統教育理念的束縛,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實施快樂教育,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促使他們能夠愉快自發、積極主動的參加體育活動,鍛煉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