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體育背景下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研究
體育教育
作者:馬麗娜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終身體育教學理念已然貫穿整個國民教學體係中的各個階段,無論是中小學還是高等院校中體育教學都嚴格秉承終身體育教育思想,就高校而言,承襲已久的傳統體育教學模式必然不能夠適應終身體育教學理念的各項要求,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關鍵詞 終身體育 高等院校 全麵發展 改革 對策
由於終身體育教學理念在我國的全麵推行,傳統滯後的體育教學模式顯然已不能夠適應其要求,對於高等院校而言,大學生的體育教學尤為重要,在終身體育教學大背景之下,高校體育教師如何革新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方式並引導大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加以實踐下去成為當前考驗高校體育教師的重要課題。
一、進一步優化高校體育教學結構
對於部分高校體育教學而言,過分偏重體育技能教學,然而對於學生的體育理論知識卻不夠重視。由於學生缺乏專業理論知識的指導,僅僅是動作上的模仿,因此其學習效率普遍不高。高校體育理論知識的學習同樣不容忽視,理論能夠科學指導學生如何實現體育動作與技能的規範化、係統化、標準化。理論同實踐相結合才是最為科學有效的教學原則,高校大學生要想真正實現終身體育必然離不開基礎理論知識的積澱,同時在教學內容上也要切實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與需求,發展多元化的喜聞樂見的體育運動方式,轉變傳統競技體育為主體的教學格局,以往的爭奪第一、爭取名譽盡管能夠激烈學生參與體育運動,但是想要達到終身體育的目的卻是十分艱難的,因此,開展多樣體育教學項目成為高校體育改革的必然選擇,隻有這樣才能夠激發學生的體育熱情,積極自主參與到高校體育運動中來。同時,體育娛樂、體育保健以及體育健身日益成為大眾喜愛的運動項目,體育內容進行革新必然為學生的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學效率也會事半功倍。
二、全麵提升高校體育教師的綜合素養
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重點在於教師團隊,教師作為知識與技能的傳授者其自身文化水平與專業素養直接決定了教學水平。因此,對於高校體育教師而言,隻有緊跟時代發展潮流,時刻站在體育學科的發展最前沿,才能夠有機會培育出高素養的體育人才,才能夠實現終身體育教學的目標和任務。教師可以通過業餘自學或是進修的方式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同時還可以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寶貴的教學經驗,取長補短,加長自身的短板。對於體育教師不僅要有專業的體育理論知識同時更要懂得其他相關課程知識,如心理學,這將有助於後期的教學,擺脫體育教師“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片麵評價。高度的責任心是必不可少的,由於學生存在個體差異性,無論是體質方麵還是性格方麵,教師都應當予以關注,這也是教師最為基本的責任。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發現問題,並能夠及時解決,不斷進行課後反思,總結課程的得與失,在不斷的對比中逐漸提高教學水平,對於自己欠缺的知識或技能更應當努力練習完善,從而給學生做出最佳示範,此外摒棄傳統教學理念、不斷革新教學方法也能夠全麵提升高等院校教師隊伍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