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改革與發展研究思考(1 / 2)

關於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改革與發展研究思考

體育教育

作者:袁雄兵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社會正在沿著快節奏、高時效、高競爭的趨勢發展著,就高職院校的學生來看,要想在未來社會生存,如果沒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強健的體魄,很難符合未來社會的要求,因此在加強體育教學的同時必須進行體育教學的改革。本文就針對高職院校體育改革發展的現狀和提高對策進行深入研究。

關鍵詞 高職院校 體育課程 改革與發展 研究對策

一、目前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現狀

體育課程是實踐性較強的學科,但目前高職院校的體育課程一般都存在重知識、輕實踐的狀況,這勢必會造成理論與實踐課程安排出現不協調的現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全麵發展。

(一)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

一般高職院校的學生都是從中專學校選拔出來的,也有經過高考進入學校的,對於這兩種學生,他們的基礎知識水平、接受能力、思想素質等方麵都有較大的差距,學生對知識接受速度的差異,也造成教師對教學進度的調整出現困難,為教師的課程安排帶來了很大難度。而且現階段許多高職院校沒有根據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去去設計課程的結構、內容,教學的模式、方式也都未進行相應的改革,隻是一味的效仿其他高校的教學計劃,導致高職院校的教學目標逐漸的與中職院校相同,而且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也過分的模仿著普通高校的教學標準,因此造成教學目標比較模糊。這種狀況不僅使教師掌握不好培養學生的教學方向,也使高職院校培養出的人才沒有本院校的特色。

(二)傳統教育理念的束縛

許多的高職院校的教師還在延續著傳統的教學理念,並且這種觀念也已經逐漸的深入人心,很難進行轉變。因此在此影響下,高職院校的教學內容都以理論知識和技能為主,以提高學生的整體機製為基礎。久而久之,培養出來的人才大多都很片麵,沒有實際應用的能力,並且教師也隻看重近期的教學效果,沒有用長遠的眼光去計劃教學內容和目標,忽視了長期的、有計劃的教學對學生生理、心理形成的重要影響。而且也沒有根據每位學生的不同情況選擇適當的教學方式、進度,知識一味的進行統一的教學,製定相同的教學目標要求學生完成,也不注重培養學生的個性發展,將學生獨特的學習、練習方式和見解都扼殺在搖籃裏,這樣的理念影響下不利於學生形成正確的體育意識和習慣,也嚴重的影響學生未來的發展。

(三)教學評價範圍較小

現在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學評價都以學生的體育技能、體能為主,嚴重忽略了學生情感意識、合作意識、學習態度、習慣等方麵的培養。而評價方式也隻是簡單地以每學期的考試成績為主,單純的運用一張成績單去評價學生的整體素質。由於每位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素質不同,這種統一的評價方式嚴重的忽略了學生的個性特征,並且由於有些教師過分的強調自身評價的主導和權威性,不考慮學生的感受,不利於學生整體成績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