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體育課堂教學中學生個性愛好的培養
體育教育
作者:鄭巴雅爾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教育的根本在於以人為本,而全麵提升學生的素質已經成為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發展個性,全麵發展,使學生成為社會有用之材,已經成為高中體育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高中體育課堂教學如何創造適合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的教育環境,發展學生個性,挖掘學生的體育潛能,培養學生體育創造能力,是體育教育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深入探索的問題。本文作者在深入研究,總結十多年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就體育課堂教學中,如何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創新特色教學環境,挖掘學生的體育潛能,鼓勵學生個性發展,進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了較為可行的教學模式,值得借鑒。
關鍵詞 高中體育 課堂教學 個性愛好 創造培養
一、青少年個性特點及體育課堂教學的改革方向
心理學知識告訴我們,人的個性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在個人的生理素質的基礎上、在一定社會曆史條件下通過實踐活動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個性一般指具有一定傾向性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的總和,其形成主要受人體先天稟賦,客觀環境,受教育後的內化過程等因素影響。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進入青年初期,是個體身心達到成熟的階段。這時,世界觀初步形成,開始主動地根據社會要求去鍛煉自己,並能按照一定的目標和準則評價自己的品質和能力。這一時期的個性發展主要源於自我意識的發展。這一階段的青少年,已經主動深入了解自己、關心自己的成長方向,並且根據自己所確定的生活目的或未來的理想認識自己,設計自己,發展自己,評價自己。這種評價越來越深刻,對自己的未來有著決定性的意義——這時青年初期學生的自我意識已接近成熟。高中階段青少年的這些年齡特點,就要求體育課堂教學適應其發展需求,打破傳統思維,創新特色教學環境,發展學生個性,充分挖掘學生的體育潛能,更好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好基礎。
我們知道,體育是一門運動學科,體育課上學生應該是主動積極、生龍活虎的。但在現實教學中,老師是一副冷麵孔,學生是一副懶模樣,整個課堂嚴肅有餘、活潑不足,老師一招一式整齊劃一地示範,學生整齊劃一地模仿,這不僅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壓抑了學生個性的發展需要,教學效果不顯著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我們必須打破這一傳統教學方式,改革體育課堂教學的模式,從發展個性這一人本特點的教育理念出發,創造適合學生個性發展的教學環境,充分發展學生個性才能,使體育課堂教學成為學生個性發展的“抓手”。
二、高中體育課堂教學中學生個性愛好培養的途徑
(一)靈活處理教材內容,對教材要有選有舍,內容能充分展示學生的個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