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全民健身背景下我國休閑體育產業發展研究(1 / 2)

全民健身背景下我國休閑體育產業發展研究

體育經濟

作者:周靜靜 柴煜傑

中圖分類號:G81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9-000-02

摘 要 2014年國家發改委積極推動實施的《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年》,並與國家體育總局共同起草了《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幹意見》,休閑體育產業作為體育產業的一份子也迎來了全民參與的發展關鍵期。本文通過文獻資料、邏輯分析等研究方法對在全民健身背景下休閑體育產業發展的方向進行研究,為我國休閑體育產業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全民健身 休閑體育產業 產業結構 發展

一、前言

隨著社會知識經濟的飛速發展,體育產業這個環保低碳經濟的產業慢慢的融入到了我們的生活。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各種球類、健美操、滑雪、高爾夫等運動逐漸走向大眾。國家對全麵健身的強烈號召,預示著我們走進了體育產業發展的新時代。在返璞歸真、回歸自然、健康第一的召喚下,體育產業的發展已經是勢在必行。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全民健身大背景下我國休閑體育產業發展動向及製約因素。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以全民健身和休閑體育產業為關鍵詞,通過圖書館借閱、Internet網絡檢索中國知網數據庫係統、專題研究論文、查閱國家體育總局和相關會議文件等方法,搜集整理有關我國休閑體育產業興起、發展現狀、相關數據、文獻等資料。掌握我國休閑體育產業資源及在市場經濟中的地位。對基本知識的梳理與把握,對全民健身戰略的認識分析休閑體育產業將麵臨的發展機遇以及發展的製約因素。

2.邏輯分析法

運用邏輯分析法,找出休閑體育產業產生與發展的原因,它發展過程中的優勢與弊端,分析其會出現的結果;看到休閑體育產業表麵上反映出來的問題來分析其內在的本質特點等,以此綜合與分析、歸納與推理出我國休閑體育產業發展的現狀及其未來遇到的發展契機。

3.專家訪談法

通過參加學術報告會的方式與休閑體育產業相關領域的教授。專家進行交流,在全民健身戰略背景下對我國休閑體育產業麵臨的發展方向和製約因素等方麵進行訪談。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我國體育產業的興起

一個產業的形成要有足夠的利潤空間來支撐,即一定的社會需求和供給。從這個層麵上看,我國休閑體育產業的形成具備了這個條件。從社會需求方麵來說,休閑意識的形成其實就是一種社會價值觀的形成。改革開放之後,國民在收入增加的同時,追求休閑健康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隨著餘暇時間的增多,人們有了可以考慮休閑健身行為要求,同時也有了餘暇時間去鍛煉。所以社會需求的增加是我國休閑體育產業的興起的原動力;從社會供給方麵來看,有了需求就會有供給,我國體育市場也建立了相應的發展機製和策略,以響應全民健身戰略的號召。國家產業結構的轉型、向國外先進企業的管理模式學習等為我國休閑健身娛樂業的發展提供了機遇。所以社會的供給是我國休閑體育興起的有力保障。綜上所述,我國休閑體育產業興起是時代發展的必要產物,也是人們追求高品質生活質量的必然結果。

(二)影響我國休閑體育產業發展因素解析

1.地域發展的不平衡性

雖然全民健身和體育產業已上升為國家戰略,但是發展還是存在著地域不平衡現象。地域的不平衡分為兩種,第一種,由於許多自然地理因素加上經濟水平、人們意識的差異,在我國,休閑體育健身業的存在東部與西部、沿海和內地的發展差異。第二種是農村和城市的不平衡性。現在城市的大部分住宅小區都安裝上了相應的健身器材,健身俱樂部或休閑健身服務場所也大多設在城市,而在農村健身器材的缺乏、思想觀念的落後也是造成人們休閑健身意識薄弱的主要因素之一。

2.體育市場管理體製不完善

我們國家在體育方麵的管理體製,往往傾向於競技體育的管理,設置的管理機製、市場關注度都是圍繞競技體育來建構的,這就造成了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的管理機製存在著很大失衡。國家對於體育產業的重視起步較晚,對於他的發展往往隻依賴於國家,政府和個人對休閑體育產業的發展產生的作用微乎其微,對於產業的扶持和管理製度較其他產業來說力度不夠。如果政府的關注度和管理不到位,企業缺乏自主權,那麼體育產業的發展必將受到製約,甚至滯後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