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等院校籃球創新型訓練模式探究(1 / 2)

高等院校籃球創新型訓練模式探究

競技與訓練

作者:劉崑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近年來,我國籃球水平在亞洲始終處於領先地位,籃球運動在國內擁有廣大的群眾基礎,在各個高等院校中更是素有“高校第一運動”的美稱,倍受高等院校學生的青睞。但是,部分高等院校的籃球訓練模式已經逐漸脫離的時代軌道,創新型的籃球教學訓練模式已經成為了未來高等院校實現籃球運動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關鍵詞 高等院校 籃球 訓練模式 創新方法

高等院校籃球運動不同於職業籃球以及業餘籃球,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和特殊性。高等院校籃球運動開展質量,對我國籃球人才隊伍建設以及國內籃球參與人口來說都具有重要意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推動我國籃球事業的發展。因而,對當前高等院校籃球教學訓練模式進行創新、全麵提升高校籃球運動水平,已經成為了高校籃球運動管理者研究的主要方向。

一、注重訓練內容的規範化,加強學生基礎技術鞏固

高等院校籃球教學的主要內容是課堂理論和課外訓練[1]。大多數學生在高中時期很少有機會能夠全麵、係統的接觸籃球,對籃球理論知識以及基礎技巧的了解也不全麵,因而教師在籃球訓練中一定要注重訓練內容的規範化,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基礎知識。教師在籃球動作訓練中,重點內容是籃球動作的示範,除此之外,還必須注重口頭語言上的解說,將示範動作中的要點進行歸納和總結,並且做到語言上的精辟、簡潔,邊示範邊講解,讓學生能夠清晰明白的理解訓練內容,將概念性的理論內容與直觀化的肢體動作相互結合,有利於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動作的鞏固。

另外,教師在進行場地訓練時,應全麵考慮環境情況、設備狀態、學生人數以及訓練時間等影響因素,合理安排籃球訓練內容。同時,在訓練過程中注意學生籃球動作的連貫性和訓練動作的先後順序,保證學生可以全麵係統的掌握籃球基本技術,能夠靈活應付對手各種問題。教師還應對籃球隊隊員搭配、位置調換、隊形訓練以及各種籃球技術和動作訓練的銜接性進行全麵規劃,為籃球訓練的完整性提供保障。

二、技術和戰術相結合訓練,增強學生綜合技術能力

要想切實提高籃球運動的實踐效果,則必須要在技術基礎上科學運用籃球戰術。若沒有熟練的籃球技術作為基礎支撐,籃球戰術的運用便無法得以實現,但若未在籃球運動中體現戰術,則籃球技術也不能真正得以運用,兩者之間缺一不可。所以,教師在籃球訓練中,必須要注重籃球技術與戰術兩者間的互相結合,在日常訓練中對學生實施籃球技術訓練的同時,輔之以戰術掌握,進而才能將比賽的目的充分應用在實際訓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