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裁判員臨場判罰準確性的影響因素研究
競技與訓練
作者:陸洪明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隨著籃球運動朝著高對抗、高速度、高強度的方向發展,給臨場裁員的判罰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從裁判員自身身體、經驗、心理等內在因素以及賽場內外其他外在因素出發,來分析裁判員臨場判罰準確性的影響因素,這對提高籃球裁判的臨場判罰的準確度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旨在提高籃球裁判在比賽中的判罰質量。
關鍵詞 籃球 裁判員 判罰 準確性
一、研究背景
現代籃球運動不斷發展,激烈的身體對抗,高水準的籃球技戰術水平的比拚要求臨場裁判員也需要具備相應的能力,與此同時,球員、教練以及球隊工作人員在比賽中質疑裁判判罰,給裁判員施壓的情況也是屢見不鮮,影響了裁判員在比賽中公正客觀的執法,隻有裁判員正確的臨場判罰才能為比賽雙方建立和維護公正、客觀標準的比賽條件,讓雙方運動員和教練員在均等條件下,進行合法的對抗,使勝負成為雙方真正實力和臨場表現的必然結果。
二、影響籃球裁判員臨場判罰準確性的自身因素
(一)自身身體因素
我國對晉升籃球國家級以上的裁判員的身高要求是:男子身高180cm、女子身高170cm以上,之所以對裁判員的身高有硬性要求主要是因為籃球運動員身材高大,在高速度、大力量的對抗中,裁判員若不具備相應的身高,很難觀察清楚場上球員的一舉一動。其次,我國對考核籃球裁判員雖未做出視力和體重等指標的硬性要求,但是過大的體重必定會影響裁判員在場上的移動及觀察,尤其是在高水平的籃球聯賽中,裁判員在場上靈活的移動是準備判罰的基礎。現代籃球運動攻防轉換不斷加快要求裁判員必須有充足的體能儲備,時刻跟上比賽的節奏。
(二)自身心理因素
裁判員的心理無異於常人,外界環境的變化也會影響到裁判員在場上的情緒。裁判員的抗幹擾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籃球比賽中場上球員、教練、替補球員、球隊工作人員及球隊管理人員不服從裁判判罰的情況日益增多,嚴重時導致比賽中斷和引發觀眾過激行為,影響了裁判員在比賽中公正客觀的執法。但是,作為場上比賽的執法者,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在場上要時刻保持穩定的情緒,能夠沉著、冷靜的分析場上隊員的犯規、違例和其他特殊情況。除了抗幹擾能力,裁判員的自信心也是其判罰準確性的影響因素,自信心和自我調節能力強的裁判員常常果斷,冷靜,即使出現了錯判、漏判也會及時的調整來保證比賽有條不紊的進行。一旦裁判員缺乏自信,那執裁的準確性將會大打折扣。
(三)自身技術和經驗因素
籃球裁判員是一項技術要求很高的工作。我國對裁判員的晉升有嚴格等級考核製度,從三級開始至一級裁判員,他們能應對基層的籃球比賽,再晉升至國家級甚至是國際級。但是,不管級別如何,都要求裁判員掌握選位、跑動、觀察、區域分工、配合等技術環節,並且一名合格的籃球裁判員必須精通籃球裁判法和籃球規則。具體來說,好的選位是觀察球員動作的基礎,選位必須通過積極的跑動來完成。其次,每位裁判都有自己的區域,每位裁判的觀察能力都是有限的,若是觀察區域擴大,勢必會影響到本區域內的觀察準確度。並且,即使在自己的視角下觀察到本區域外發生的違例和犯規,由於距離產生的錯誤感覺,也會影響裁判員的判罰。因此,明確的區域分工和默契的配合也是裁判員能否判罰準備的關鍵。最後,裁判員的經驗也會對判罰產生影響,麵對熟悉的情況裁判員可以遊刃有餘的進行判罰,而如果經驗不足,就很難應對場上發生的一些特殊情況和緊急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