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職體育教學中體質弱勢學生健康發展的探析(1 / 2)

高職體育教學中體質弱勢學生健康發展的探析

探索與爭鳴

作者:黃麗群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近年來,從《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顯示,在高職學校中學生體質弱勢群體的數量趨於不斷增長,如何解決體質弱勢群體的問題,已經成為當前社會麵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關鍵詞 高職 體育教學 體質弱勢學生 健康發展

體質弱勢群體是指人體機能和形態由於先天或後天原因造成相對不利地位的群體,主要在身體健康,反映在體質方麵處於弱勢地位,根據當前學生體質發展特點,分為體質正常型和體質異常型兩類。體質弱勢群體的界定含有一個充分條件和兩個基本標準,充分條件是身體患有不適宜參加劇烈運動的疾病或身體殘障的人群,基本標準一是《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得分在59分以下的人群,基本標準二是體重指數(BMI)測試結果在以下範圍的人群:BMI

一、體質弱勢群體的分類

(一)體質虛弱型

這一類型的學生體質較差,虛弱,通常會感覺四肢無力,頭暈目眩、容易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對於這類型的學生體育教師要給予足夠的關愛和耐心,幫助他們樹立良好的自信心,加強營養與體育鍛煉的結合,改善體質水平,激發他們參加體育運動的積極性。

(二)運動能力低下型

這一類型的學生運動能力較差,身體素質跟不上要求,運動技能掌握不到位,體育教師布置的教學任務,《學生國家健康體質測試》經常不合格,不願參加體育鍛煉,對於這類學生,要注重對學生的技術指導,從簡單到難,循序漸進的幫助學生掌握運動技能,讓學生體驗運動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生自主參加體育活動。

(三)身體肥胖型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膳食結構不斷變化,出現越來越多的“胖墩兒”,超重和肥胖發生率呈增長趨勢。一般而言,學生的肥胖程度與運動參與成正比,越胖的學生越害怕或越不願意參與體育鍛煉,對於這類學生,體育教師要耐心引導。

(四)疾病受限型

疾病受限型的學生可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兩種類型。但是這些學生都有相似的身體特征,都是不能參加劇烈運動。在很多家長、學生,甚至老師都覺得患了這些病,就不能參與體育鍛煉,能做的就是好好休養調理。其實隻要嚴格做好醫務監督、合理安排好鍛煉的方法和把握好運動量的大小,適當的運動是會對疾病起到改善的作用,比如促進血液循環、加強新陳代謝,提高體質,增強免疫力和抵抗力,從而促使患者的身心康複。

二、體質弱勢群體學生的發展途徑

(一)體質虛弱型

對於體質虛弱型的學生,老師要付出更多的關心和耐心,對他們給予了解、尊重和信任,時刻關注他們的點滴進步,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教師要熱愛學生,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我們要根據這類學生的身心特點及運動興趣愛好,對他們進行集體指導,可以安排運動量小,以趣味、新穎的運動項目為主,每天鍛煉的時間30分鍾到1小時為宜,可以安排如花式跳繩、呼啦圈、健身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運動項目,以達到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樹立自信心,培養團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