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模式指的是商業模式的收支來源和計價方式。例如,有些網絡遊戲中植入廣告,玩家並不需要支付費用,企業的收益來自第三方的廣告客戶,而成本則屬於零邊際成本,這是收支來源。還有些網絡遊戲按照在線時間對玩家計費,這就是計價方式。
關鍵資源能力指的是支撐交易結構背後的、具有決定意義的靜態資源和動態能力。例如,很多大型設備采取直銷的定位,那麼,大客戶服務和銷售能力就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關鍵能力;而服務高端體驗個人用戶的,則其品牌和設計就是關鍵資源能力之一。蘋果的成就,正是建立在其卓越的品牌資源和設計能力之上。
現金流結構指的是企業在交易過程中,現金流在時間頻譜上的表現方式。
如何分析商業模式的競爭優勢?
商業模式的競爭優勢可能來自三方麵:交易成本的節約、交易價值的提高和交易風險的降低。
交易成本的節約
肇始於科斯、集大成於威廉姆斯的交易成本經濟學認為一項交易是否放在企業內部,主要取決於其外部合作夥伴機會主義威脅所造成的成本與內部管理成本的權衡結果。根據交易的全過程分類,交易成本可以分為搜尋成本、討價還價成本和執行成本。好的商業模式,可以通過交易結構的設計,降低這三項交易成本中的一項或幾項,建立企業的競爭優勢。
例如,在以往的銀行貸款流程中,中小企業由於固定資產較少,很難拿出足夠的抵押品,銀行和中小企業要建立融資交易,其信用審核、跟蹤執行等交易成本過高,所以,中小企業的貸款需求往往很難得到滿足。深圳發展銀行的供應鏈金融充分利用中小企業的應收賬款、大企業信用、存貨等存量資源作為擔保手段,降低了中小企業融資的交易成本,受到廣大中小企業的歡迎。
交易價值的提高
沃納菲爾特(Wemerfelt)、巴尼(Bamey)和埃文斯(Evans)等人提出企業的資源和能力能夠成為競爭優勢的來源,而如果通過交易結構的設計,能夠使具備不同優勢資源能力的利益相關者在同一個交易結構下完美合作,則將大大提升整個商業模式的價值,參與的各個利益相關者也將得到更高的企業價值。
例如,國美、蘇寧等家電連鎖賣場,把家電價值鏈的銷售環節獨立出來規模化運營,為家電品牌製造商分離銷售環節、專注於製造環節提供了機會。隻要國美、蘇寧與家電品牌製造商的交易條件是合理互利的,通過與國美、蘇寧合作,家電製造商的每一款產品都可以通過國美、蘇寧的大量門店一下子擴大基數,直達各個地區的終端消費者,這樣的交易價值無疑大過家電製造商自己建立銷售渠道。
交易風險的降低
通過交易結構的設計,能夠讓企業擁有對資產的真實價值進行選擇的權力(這是實物期權理論的核心思想),最終可以降低交易風險並因此提升企業價值。
例如,蘋果公司為無數的獨立軟件開發商提供開發工具,鼓勵他們把應用軟件上傳到App store。這些軟件有成功的,有失敗的。對那些成功的應用軟件,蘋果為其提供更好的廣告和技術支持;對那些失敗的應用軟件,不予以關注即可。這樣一來,蘋果並不需要自己開發應用軟件,卻能夠保留對應用軟件的真實價值進行選擇的權力,大大降低了交易風險。因此,雖然獨立軟件開發商分去了70%的利益,但最後綜合起來,最大的贏家仍然是蘋果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