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燒尾宴(1 / 2)

窗紙漸明,天已破曉。蘇曉飛這一夜睡的極為忐忑,直到言兒捏著他耳朵將他叫醒時,都還是迷迷糊糊。

穿好衣衫,洗漱完畢,蘇曉飛跟著言兒來到廚房門外。呂公公已經坐在那裏,在他麵前桌子上擺著九隻白瓷碗,每隻碗裏都盛放著顏色差不多的褐色粉末。

言兒用一根黑布條蒙住蘇曉飛雙眼,又在背後輕輕推了他一把。

這時聽見呂公公道:“我麵前這些碗裏,各盛著五種不同的調味料,你來找出它們分別是什麼。”

廚師烹飪,最重要的工具不是鍋也不是菜刀,而是舌頭,因而大廚們收徒時的第一件事,往往是檢測徒弟味覺的敏感程度,也叫“開味蕾”。

蘇曉飛心想:“原來古代廚師收徒弟,也有‘開味蕾’一說,我這就耍耍那臭老頭。”他輕哼一聲,挪步到桌前,在言兒指引下,用手指沾了沾第一隻碗裏的粉末,接著送到舌尖輕輕舔舐。

“胡椒、花椒、八角、桂皮、丁香。”蘇曉飛隨便背出幾個常見調味品名稱,其實全都不對。

呂公公見蘇曉飛才開始嚐第一隻碗便錯的一塌糊塗,微微皺眉,道:“繼續。”

第二隻碗裏放的才是胡椒、花椒、八角、桂皮和丁香粉末,但在蘇曉飛嚐過之後,卻回答成肉桂、小茴香、草果、幹薑、月桂。

繼續錯的一塌糊塗。

呂公公搖了搖頭,讓言兒扶著蘇曉飛繼續品嚐後麵幾個碗。

蘇曉飛暗暗偷笑,又將第三隻碗到第九隻碗裏的調味料胡亂說了一通。

呂公公坐在椅子裏,臉色鐵青,他原以為老天幫他,讓他在洛陽崔府遇到這麼個有廚藝天賦的少年,哪知道竟然是個“味覺遲鈍”的怪胎。

“呂公公,還要測嗎?我這舌頭都麻了。”黑布條摘下後,蘇曉飛故意做出一副疲憊的樣子,心裏卻想:“哼哼,老家夥,如意算盤落空了吧?想讓我給你當宮廷鬥爭炮灰,沒門兒。”他昨夜想了一夜,呂公公被人陷害,從禦廚總管淪落成太監,肯定不隻是培養出高徒揚眉吐氣那麼簡單,搞不好自己被他送進膳司局,卷入宮廷鬥爭,那就連命都沒了。既然如此,不如早點讓老太監認為自己是個沒天賦的笨蛋,或許還會放他走。

呂公公冷眼一瞄,心中也有幾分猜測是蘇曉飛暗中搗鬼,卻故意不挑明,沉聲道:“漱口,隨我來廚房。”

蘇曉飛眼中閃過一絲絕望,嘟囔道:“這樣都不被趕走,老頭子你還真是缺徒弟缺的要命啊……”

呂公公裝作沒有聽見,徑直走進廚房,蘇曉飛不情不願地跟在後麵。進入廚房,蘇曉飛見牆上掛滿了各種各樣的菜刀,大小不一。灶台上,蒸籠,陶土製作的調料罐子,一應俱全。竹製的架子上,大大小小的竹簍裏裝滿了瓜果蔬菜。

言兒見蘇曉飛兩眼放光,得意道:“這裏便是師父修煉廚技的地方,各種食材、烹飪器具,應有盡有,你隻怕會挑花了眼。”

蘇曉飛東看看西看看,眼睛瞪得老大,卻差點沒跳起來,因為他發現這些竹簍裏麵,來來去去也就是蘿卜、芹菜、白菜、秋葵、茄子、莧菜和蘑菇,現代的西紅柿、辣椒、青椒、土豆等常見蔬菜則完全沒有。

再看烹飪器具,除了蒸籠和陶瓷湯罐,大部分都是銅鍋,唯一的一隻炒鍋因為長時間無人使用,鍋底都有些生鏽。

呂公公扔給蘇曉飛一本小冊子,說道:“按這份食單練習到我滿意為止。”

蘇曉飛打開一看,裏麵是以毛筆書寫的一組菜譜。

“通花軟牛腸,光明蝦炙,白龍曜,羊皮花絲,雪嬰兒,仙人臠,小天酥,箸頭春,過門香……這不是《燒尾宴》裏記載的菜譜麼?”蘇曉飛道。

呂公公驚奇道:“你身為崔府下人,竟也知道燒尾宴?”

燒尾宴,唐代長安曾經盛行過的一種特殊宴會。所謂“燒尾宴”,是指士人新官上任或官員升遷,招待前來恭賀的親朋同僚的宴會。這一看來奇怪的名稱,來源有三種說法:一說老虎變成人時,要燒斷其尾;二說羊入新群,要燒焦舊尾才被接納;三說鯉魚躍龍門,經天火燒掉魚尾,才能化為真龍。其實,就是古代達官權貴私人派對上的頂級菜單。

蘇曉飛成為米其林大廚之前,在國內進行過兩年的中式菜肴訓練,對各種古代有名美食著作如《燒尾宴》、《隨園食單》有所了解,但真正見到食單的創造者,卻是想也不敢想的。

蘇曉飛眼珠一轉道:“我雖在崔府是個下人,但卻聽崔老爺時常提及,京城裏有頭有臉的大人物們,常聚在一起舉行‘燒尾宴’,席上出現的菜肴,全都是人間臻享美味。”他想著呂公公既然發明了燒尾宴食單,低調讚美幾句的話,沒準能讓他麻痹大意,使自己能早日脫困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