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在最下麵的兩張試卷發出耀目之光,照亮整個房間,楊泰大吃一驚,臉色全變,他批閱試卷十多年,遇到光芒亮麗的何其多,卻從未見過能夠把整個房間都照亮的試卷。
胡坤雖然在考場上感知到今年有奇才出現,卻沒有料到才氣竟然如此高,無比震驚。
兩人停止念誦詩文,取出那兩張試卷,一看寫名字的地方,上麵寫著季子文三個字。楊泰一愣,狐疑地說道:\"怎麼會是他的試卷?\"
胡坤說道:\"我們仔細審閱一下,看他的試卷到底有何奇妙之處。\"
楊泰略微點頭,目光落在第一張試卷上。沒看幾眼,他不禁高聲說道:\"好,文筆流暢,言簡意賅,幾百文字竟無一字多餘,又沒遺落蔡亞聖的重要生平事跡。\"
旁邊的胡坤也連連頷首,臉上浮現出興奮的神色,目光緊緊鎖在試卷上麵。
楊泰接著往下看,看到評價蔡亞聖的詩人,眼睛頓時一亮,撫須讚歎道:\"真是妙筆生花,點評得當,'軍歌應唱大刀環,誓滅妖族出玉關。'中的'環'字,用得傳神,此字通'還',點出蔡亞聖對人族反抗妖族的看法,相信戰爭必定會取得勝利,戰士將凱旋而回。\"
胡坤說道:\"'隻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氣勢雄渾,呼應上文,更為重要的是把蔡亞聖一腔報國、戰士疆場的熱忱寫得淋漓盡致。\"
楊泰微笑道:\"整首詩感情豪放激揚,語氣慷慨悲壯,才氣逼人,此乃佳作。\"
說著,他小心翼翼地把第一張試卷放到桌上,翻開第二張試卷。
剛看到第一句\"咬定青山不放鬆\",脫口說道:\"用字生動,開頭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擬人化,已傳達出它的神韻。\"
胡坤看完接下來的詩文,撫掌驚歎道:\"竹紮根於貧瘠的岩縫中,卻不懼狂風吹打,堅韌不拔,反而在艱難困苦中逆勢生長。此詩以物喻人寫出詩人的一身傲骨。\"
楊泰意味深長地說道:\"詩文最忌矯揉造作,而應試之作往往缺乏真情實感。季子文處境艱難,窮困潦倒,與石竹立身於岩縫之中相似,因而以石竹喻己,情真意切,乃發至內心。他能在無比艱辛的環境中百折不撓,立場堅定,真是難得。\"
胡坤忍不住一手拉住試卷右角,不由自主地念最後一首詩:\"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念完之後,他興奮地說道:\"季子文這首詩把整個戰爭場景描繪得生動傳神,讓人讀之宛如身臨其境,用黑雲滾滾寫出戰前的緊張氣氛,借號角聲充塞長空刻畫出戰爭場景的恢弘闊大,以半卷紅旗和鼓聲寫出戰爭的慘烈和悲涼。\"
楊泰搖頭讚歎道:\"胡兄隻見其表,未見其裏。\"
胡坤連忙扭頭,看著正在微笑的楊泰,急切地問道:\"楊兄說來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