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變電站技改大修項目施工全過程管理探討(1 / 2)

變電站技改大修項目施工全過程管理探討

水利電力

作者:林良順

摘要:如今,伴隨我國建築施工水平的飛速發展,施工市場環境競爭越來越激烈。作為直接體現施工企業綜合能力的因素,施工技術管理水平無疑對施工企業的可持續運營構成正比關係,並且也在某些方麵對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造成影響。

關鍵詞:施工管理;變電站技改大修項目;全過程控製

中圖分類號:TM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3)23-0140-02

技改大修項目是指為了加強生產的安全可靠性、延長設備年限、提高生產能力,並達到節能、環保、降耗的要求,最終滿足項目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從而借助國內外先進技術對當前項目中的設備設施實施全麵改造,並對現有設備設施的主要部件或組成部分進行更換和修理(包括整體性檢修及局部性檢修),恢複固定資產的原有形態和生產能力。

1 “以人為本”的製度管理

國內一些項目施工管理工作的經驗可為我們在員工施工行為習慣養成的組織訓練中參考借鑒。(1)“規則使其不能”。就是通過完善工程施工規章製度與規範準則,以此來對員工行為實施獎懲與監控;在界定一項行為是否有利於施工的問題上,並對不良行為給予明令禁止,使之失去任何可供憑依的借口。(2)“教育使其不違”。通過廣泛紮實的教育,讓員工知道哪些行為不能做,而且要讓他們知道為什麼不能這樣做,從而使其自覺遵守。(3)“監督使其不易”。就是建立監督網絡,使之發揮監督體係的作用,讓施工人員知道他們的行為始終在別人(包括上級領導、安全監管人員和一起作業的同事)的監督之下,“循規蹈矩”是唯一的選擇。(4)“嚴懲使其不敢”。對違反施工規章製度、操作規程和標準規範的員工必須進行及時、高效、有力度的懲罰,處罰要大大超出違規者所占的便宜,使其感到得不償失。(5)“明賞使其不怠”。對認真貫徹執行施工規章製度、操作規程和標準規範以及防止和有功的員工,應有明文規定的獎勵、提供發展機會等。通過明賞,使更多的人樂於遵章守紀,維護製度的尊嚴。這種以人為本的管理手段有助於實現項目施工管理優化的目標。

2 做好施工組織措施和技術管理

施工前,要合理組織項目管理結構,堅決實施總工程師負責製,確保所屬項目的施工對項目部負責,同時也對業主負責。此外,項目實施過程中,還應明確個人職責權限,保證工程任務落實到位,不至於出現任務推脫與權力交叉的現象,組織管理結果可以體現在建立健全的崗位責任製上。通過控製材料二次倒運費的增加、控製為趕工期而盲目增加施工人員和設備、控製消耗性材料的有效使用等手段,合理安排施工人員、施工機械,不發生因人員、機械調配不當造成窩工或臨時增加人員、機械而引起難以組織有效施工的現象。教育、監督施工人員樹立“技術是施工生命線”的思想,各道工序均按規範操作,達到質量標準要求,不發生因材料供應質量、施工工藝質量等問題造成返工而引起工程返工增加現象。

3 變電站技改大修項目施工準備階段管理

3.1 施工電源

本工程變電站內配有“三相四線製”的低壓檢修電源,施工單位可根據現場的實際用電情況布置多路導線,確保配電箱運行工作的安全性與規範性。

3.2 施工機具準備

按照變電站技改大修項目進度計劃,相關單位務必根據要求組織好相關施工人員,並配備相關施工機械,在投入使用之前,應對機械設備進行全麵的巡視檢查,保證所有設備的使用性與周檢期,為之後的施工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

3.3 主要設備材料

從原料進場開始保證設備材料的質量就十分重要了,通常依據相關要求和甲供材料情況,分承包方組織供應施工用原材料,但在采購原材料時務必經建設單位及監理單位認可,所有的原材料在投入使用前都應經工程監理人簽字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