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金融危機和金融機構風險管理(2 / 2)

二、金融機構加強風險管理的對策

(一)逐步提升對外幣債券投資的關注度

高風險外幣債券正是本次金融危機的傳導途徑之一。現今階段,一方麵需要擇機適當減少高風險債券的持有量以預防和緩解存量債券的投資風險,選取評級在投資級以上債券進行投資,對新增外幣債券的風險進行嚴控;另一方麵,則需要對外幣債券投資風險管理製度進行完善,建立長效的外幣債券投資風險管理機製,並按照國際會計準則的要求計,對外幣債券投資計提減值準備。

(二)不斷進行新產品、新業務以及金融創新風險管理水平的提升

雖然金融創新能使市場效率大幅提升,並帶來新的利潤來源,但如果是不加監管的濫用,就會為金融危機的發生埋下隱患。所以,金融機構應以此為鑒,在金融創新的全過程中合理安排風險管理,尤其應對新產品、新業務的開發、銷售以及運行等環節的風險評估加以重視。每次推出新產品前,都應先行建立相應規章製度及監管措施。另外,還應在進行風險管理的同時注意重點的突出,重點評估高風險領域及其相關環節,並在相應的監管控製方麵采取更嚴的措施。

(三)提高高層管理人員對風險的關注度

金融危機爆發之前,很多金融機構的高層管理者看到的是短期利益,沒有考慮在巨大利潤背後潛藏的危機。正是因為高層人員對風險管理的關注度不高,沒有將風險管理安排在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導致機構破產或者被並購的局麵。因此需要吸引更多對風險管理具有充分認識的專業人員到金融機構來任職,有助於掌握各細節風險的發生情況,並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控製。

(四)強化內部控製,加強對宏觀形勢的預測和風險管理的研究

完善的內控體係是有效防範風險的基礎。金融機構要全麵加強風險管理,加強內控。要合理配置資產,做好流動性監測和風險預警。由於我們正在走向國際化道路,逐漸融入國際金融市場的過程中,需要對國際環境進行科學的判斷,特別要判斷國內外宏觀環境和各類宏觀政策對金融機構風險的影響。由於各種風險不是獨立存在的,往往是相互轉換,因此我們還要不斷加強對各類風險相互關係的研究。

參考文獻

[1]匿名.談美國金融危機爆發的原因.世貿人才網.2009-06-24

[2]財政部.當前應對金融危機加強銀行業金融機構財務和風險管理的意見.2009-05-31

[3]匿名.淺析新型金融危機與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2010-09-13

作者簡介:馬嘿克補(1986-),男,彝族,四川涼山人,就讀於西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研究方向:財務管理理論與實務。

(責任編輯:劉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