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國商業銀行金融服務存在的問題
由於銀行業務的80%的利潤是來自20%左右的優質客戶,因此隨著金融服務開放步伐的加快,通過提升金融服務的質量來爭取這些優質的金融客戶,將是金融戰爭中的主要戰略。可是在其創新和嚐試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中國商業銀行金融服務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分業經營製約金融服務的完善
在西方已逐漸實現分業經營至混業經營的轉化時,我國商業銀行經營模式仍以分業經營為主。我國的金融管理政策麵臨著防範與化解金融風險,促進銀行金融創新、提高銀行經營效率與競爭力的雙重目標選擇。越來越多外資銀行的準入以及國家對外資銀行在銀行、證券、保險等方麵政策的放鬆,外資銀行不斷拓寬金融服務的範圍,給國內的商業銀行帶來了一些衝擊,動搖了分業製的實施基礎,國內商業銀行承受著越來越大的經營壓力。
(二)金融服務管理和服務水平不高
金融服務管理水平低下。主要體現為缺乏能充分體現科學管理的服務評價體係和服務激勵機製。銀行屬於傳統行業,原有的規章製度陳舊、業務流程煩瑣等的行業規則和管理體係在人們心中已根深蒂固。現階段,各商業銀行雖然加大了對服務工作的考核力度如實行滿意度評價,實行了激勵約束機製如績效與工資掛鉤,但這些都僅僅浮於表麵,方法不夠科學,獎懲機製力度不夠。
金融服務水平有待提高。這主要體現在員工的素質水平上。經過這些年的重視與培訓,我國各商業銀行員工的整體素質有所提高,但跨行業來看,員工的素質水平仍存在較大的差異。目前很多員工在對新員工進行培訓時,隻是對一些基礎的業務進行培訓,並沒有接收係統的、專業的培訓,導致員工在剛上崗時自身的業務素質不夠,進而導致業務處理效率降低,服務水平下降。
(三)金融服務的同質化程度比較高
當前,我國商業銀行體製和金融技術雖然有所進步,但由於金融產品的可複製性極高,使得各商業銀行的服務的同質化程度較高,缺乏核心競爭力。由於同一性,各商業銀行有些怠於開發新的產品,即使創新也僅僅是停留在表麵,開發一些技術含量較低的產品,不能滿足不同客戶的差異性需求。近幾年, 客戶對金融產品有了更高的要求,對金融產品的差異化、個性化需求明顯增強,現有金融產品已明顯不能滿足客戶需求。
(四)金融服務方式和服務手段滯後
隨著科技的發展,一些新型的金融中介業務,金融創新業務如電子錢包,手機銀行等對傳統的銀行業務提出了挑戰,對金融市場的影響正在逐步加強,如辦理金融業務的時間和地理界限將不再明顯,網點費用下降,使金融機構(特別是證券公司和各類基金)更容易接受個人投資等零售業務。在此進程中,電話銀行和網絡銀行扮演者有其重要的角色。但如今我國電話銀行和網絡銀行的利用率比較低,這也間接造成了金融服務手續煩瑣、效率低下的現象。
此外,我國商業銀行還存在金融服務不規範和對客戶誠信不到位等種種問題。
四、商業銀行金融服務優化的對策與思路
為了幫助解決以上問題,促進中國商業銀行金融服務的不斷優化,本文綜合相關資料,提出以下建議:
(一)拓寬營業服務範圍,促進營業模式的轉化
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在與外資銀行的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商業銀行必然要提供更多的包括證券、投資、保險、信用卡、外彙等在內的有效金融產品,進一步鎖定客戶,滿足客戶的多樣需求。商業銀行必須根據自身實力和條件,針對客戶層麵特點,為客戶度身訂造各具特色的私人理財服務與產品,才能在日趨激烈的金融競爭中立足。商業銀行要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金融服務,其自身也將融入證券化的浪潮,通過資產證券化等方式改善資產結構,分散風險,才能獲取更多的收益。
(二)建立健全內部機製,提高服務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內部激勵約束機製、強化用工管理及分配方式等方麵的製度建設。建立健全內部管理機製,可以主要從健全有效的內部控製體係角度出發。對於金融服務從業人員要實施有效的監督,防止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挪用客戶資金或者騙取客戶資金。同時可以實行以人為本的管理方式,增強員工對銀行的忠誠度和責任感。如建立員工業務考核的獎懲機製,采用目標責任製形式,做到責任到人,將目標責任與考核獎懲掛鉤,也可以從物質激勵、事業發展激勵等方麵入手調動員工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