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華外資銀行信貸風險管理、公司治理情況的研究(2 / 3)

外資銀行薪酬激勵機製一般基於銀行長期利益,綜合反映銀行經營和風險政策,避免短期效益,即股東價值最大化、服務社會、可持續發展等,考核指標主要是:1)經營目標上,用經過風險調整後的利潤指標,如經濟利潤、風險加權資產回報等來衡量當期經營成果,當期業績盡可能反映將來可能發生的損益,避免以長期風險為代價的短期行為;2)考核方麵,通過多重指標體係考核,包括經營業績、價值指標、客戶員工滿意度、合規性、內審情況等,避免單純以經營利潤為中心而可能產生的負麵導向。

如,有的銀行對信貸銷售人員的考核指標主要有:1)業務總額; 2)銷售收入;3)風險監控,如經辦貸款是否出現逾期;4)呆賬損失;5)是否體現渣打銀行5項價值觀等。指標權重依據被考核人員的部門、級別、崗位、直線經理要求等有不同組合。其中業務指標權重占比較大。

對風險管理官的指標考核指標主要有:1)呆賬損失;2)審批效率;3)審計評估;4)業務能力,如是否通過內部資質考核;5)是否體現5項價值觀等。其中風險指標權重占比較大。

(四)內部審查監督約束

外資銀行會進行多層次定期、不定期內部風險審查,包括集團內審部門審查,子行合規、內審部門檢查,業務部門風險自查等,通過內部其他部門獨立審查、自查等,確保銀行整體業務運行健康合規、及時發現內控薄弱環節和風險所在,並快速予以解決。尤其內審部門的檢查對被查部門影響極大。

如,有的銀行內審評級對銀行各部門、層麵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部門管理層如果在內部審計中未能通過審核的工作目標,或有重大違反政策法規現象,該責任人當年年中、年底評級就會降級,獎金減少甚至沒有,並會影響到下一年度工資增長;對部門而言,若發現問題,審計部門會要求在規定時限內完成整改計劃並登記到行內風險係統中,直至完成整改;審計部門還會對未通過的部門在半年和規定期限後進行重新審計,以確認審計出的問題得到徹底解決;審計部門的審計結果,會直接報送中國區管理層和該部門上層領導,甚至到集團領導層麵。

二、外資銀行信貸業務主要流程

(一)貸前、貸中審查

外資銀行一般通過如下程序進行信貸業務的開發與審批,在開展業務的同時有效地規避了風險:

1.根據董事會確定的戰略和風險承受度,業務部門和風險管理部門共同決定目標市場,設定不同行業和客戶風險接受程度和標準,這有利於提高尋找信貸客戶及信貸審批的效率。目標市場會隨著外部環境及業務發展變化及時調整。

2.客戶經理按照目標市場初步篩選出符合信貸標準的客戶,取得客戶信息和相關資料,確定客戶滿足或高於目標市場標準。

3.通過集團統一客戶風險評級模型評定借款人風險評級,估算借款人一年內不履行債務的概率;同時引入長期因素,如行業周期性、管理水平、企業戰略、企業持續發展能力、政府政策及法規影響等得到調整後的信用評級。

4.通過風險資產收益率等指標對客戶進行收益分析。客戶經理在綜合考慮客戶的重要性、市場上其他銀行競價、本行資金成本後,自主決定對客戶的授信報價,並盡可能提高交叉銷售和非授信收入,以達到風險資產收益率最大化。定期檢查借款人風險資產收益率,並據此調整對客戶授信策略。

5.根據借款人不同風險等級、授信額度、期限等,決定所需信貸審批官審批級別,並由信貸審批官對信貸申請進行審核決定。

6.中後台信貸風險監控部負責對客戶額度的核準,在信貸審批官批準後,確認信貸申請審批是否完備,檢查法律合同文本,在信貸管理係統中設立和釋放相應信貸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