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1 / 2)

站在船頭,望著大運河波濤滾滾,衛子君心中感慨萬千。想楊堅之遠見,楊廣為開鑿運河所背負的罵名。然曆史洪流滾滾,仍無法掩蓋這一卓著功績,至今造福於人,而今他們的英魂可曾在運河上倘佯。是欣慰,是遺憾?

李天祁盯著船頭的纖細身形,修長、消瘦,迎風而立,那樣的英姿颯颯,白衫飛舞,似要化羽而去。玉白的雪顏上,纖眉輕蹙,神色凝重,眸光遙望遠方,如深潭般不可測度。

轉頭看向身邊的女子,“怎樣,我四弟好風采吧!”

“自是比你好風采,比你多了一絲俊逸,也比你多了一絲陰柔,想必也比你更會疼人兒。”身著水藍襦裙的女子品評道,美麗的水眸盈滿笑意。

“怎麼!這算一見傾心嗎?你該不會想勾引我四弟吧,啊?哈哈哈……”李天祁笑道,雲紋錦袍下擺一撩,健美的身形跨出船艙,拋開身邊的人向衛子君走去。“子君在想什麼?”

“在想楊廣。”沒經考慮便脫口而出。

“哦?想那昏君做甚?”李天祁疑惑道。

“世人隻當他是昏君,卻沒有看到他的努力,他也是一個有報複的人啊!他擾勞天下,開鑿運河,雖然勞民,但為後世留下無盡福祉,征伐高麗,雖然窮兵,亦不難看出他一統天下的雄心。不過不得法罷了。也許正是這屢次的開疆拓土才讓他頓生無力之感,不知該何以對天下,才會那般逃避的吧。”

“四弟如此想法卻是少見。”李天祁頗為驚奇衛子君此番言論。

“你看岸邊那義倉,高廣至此,儲糧百萬石,夠幾十年之用,災害之年開倉濟民,征戰之時以備軍需,楊堅果真千古一帝,實有有遠見啊。統一華夏,恢複漢文明,開鑿運河,清簡法令,躬履節儉,實乃一代明君。也許,楊廣想超越他的父親,但好大喜功,過於急躁,終不得法。但他重教尋典、完善科舉,為漢文化作出的貢獻卻也是有目共睹。”

的確,成王敗寇,曆史是勝利者撰寫的,儒家修史者對隋煬帝道義上的評價確是苛刻甚至是偏激的,因為他們把他描寫成的典型的“末代昏君“,卻完全忽視了他對漢文明所做的貢獻。要知道便是當時唐太宗的貞觀時代也遠不及楊廣的大業前期富庶,而唐太宗被稱為千古一帝,楊廣卻落了個萬世唾罵的惡名。這就是曆史。勝利者的曆史。

“子君是在為楊廣叫屈嗎?”

“是歎曆史的失實!”如果不是,這大昱國從何而來。能將一個朝代活生生的掩蓋,那麼將楊廣寫成一個一無是處的昏君又有何難。

“我看四弟說得有理。”後麵一個嬌柔的聲音道,衛子君回頭,一個水藍襦裙的少婦款步走來,天生麗質,一身華貴,大眼含春,粉麵帶笑。

“嫂嫂!二嫂身體好些嗎?江風太大,二嫂回艙休息吧。”衛子君關切地道。

衛子君上船時才得知有這麼個二嫂,聽說李天祁要來吳郡,硬是要跟隨前來,也好看望一下他口中叨念個不停的四弟是何等人物。但一路舟車勞頓,身體有恙,一直在艙中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