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萃取主流價值 引領主流輿論(1 / 3)

萃取主流價值 引領主流輿論

新聞觀察

作者:王建廷

媒體的話語空間是自己爭取來的,能力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2013年,注定是一個變革之年。深處變革之中,傳統媒體麵臨眾多機遇。大變革時代必定大事不斷,這為傳統媒體新聞質量的提升、影響力的突破,提供了廣闊空間。大變革時代,思想多元、多樣、多變的特點將更加明顯,輿論引導的使命更加重大。提升辦報境界,轉變發展方式,做大主流輿論,正是傳統紙媒的自強之路。將傳統媒體的優勢提升到一個新境界,並不斷探索積累新的優勢,在新的傳播格局中強化輿論引導力,提升主流媒體的美譽度和影響力,正其時也。

在新的媒體格局演變中,傳統媒體尤其是紙媒應該對自己的優勢有充分的自信,同時也應該深懷轉型自覺。都市類媒體的主流化轉型首先應轉變新聞理念,提升新聞品質,實現報道的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在轉型過程中,以下四種能力亟須提升。

提升對政治政策的把握能力,對大勢的研判預見能力,強化新聞敏感

勢者,事也!唯有謀勢者才能站得高,看得遠。做事如此,做新聞更是如此。新聞人作為時代的瞭望者,心無大勢,何以瞭望?又如何做出有見識的新聞?因此,采編人員必須對時代背景研究透徹,對時事政治了然於胸,對未來走勢有基本的判斷,才會順勢而為,敏捷而動。做新聞,快半拍與慢半拍,絕對是完全不同的境界。走一步看一步,心中無勢,必難成事。新聞敏感,除了激情,更多源於對政治、政策的準確把握,對背景資源的大量占有,對大勢的科學預判。

傳統媒體的優勢之一是權威性而非隨意性,而采編人員的見識和境界,決定了報道的見識和境界。

青蛙的眼睛對運動的物體高度敏感,但對靜止的物體視若無睹。新聞人不僅要具有一雙青蛙般的眼睛,還必須對看似平靜實則正在孕育著變化的事物高度敏感,對即將發生的變革有充分的敏感度,這就是預見能力。見人所未見,才能動人所未動,才能先行一步。

齊魯晚報每年都會在年初對全年的大勢做預判,這對新聞敏感的保持和強化有極大的幫助。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南方後,齊魯晚報迅速派出多路記者尋訪總書記足跡,實現了政治報道的創新突破,這是較強新聞敏感的表現,也是對大勢準確預判的結果。“中菲黃岩島對峙事件”中,齊魯晚報三路記者奔赴南海,及時推出“走南海”獨家係列報道,也正是得益於對新聞走勢的準確研判。

2013年,甚至更遠的將來,對新聞人來講,最大的背景就是十八大。可以說,對十八大的精髓能否準確理解和把握,關係到新聞做得成功與否。理解了十八大,也就對我國未來社會發展有了一個基本判斷。因此,對新聞人來講,十八大絕不僅僅是報道任務,更是未來報道的指向牌。

提升對主流價值的萃取、放大能力,引領主流輿論

都市類媒體主流化轉型,必須構築主流輿論高地,也就離不開對主流價值的萃取、放大。同樣的事件,有不同的報道視角和方向,最重要的方向便是主流價值方向。何謂主流價值?主流價值應是主流社會普遍認同的價值,符合人類文明進步大勢,為大多數人所接受,符合國家利益,體悟百姓冷暖,國運國計,民權民生,人性人文,為民眾之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鼓與呼,為社會進步助力。

價值取向,關乎人心向背,關乎報紙興衰。主流媒體必須有自己的準確定位,有清晰的價值觀,每一篇報道都應有明確的價值取向,使自己的立場觀點得到主流讀者的認同,在思想上、情感上與主流社會相適應,並能引領主流輿論。因此,努力使每一位采編人員與報紙的價值取向一致,提高采編人員的主流價值萃取能力是辦好主流大報、壯大主流輿論的當務之急。價值取向準了,報紙的方向就明了,勁就使順了,報道的影響力也就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