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自殘之弑父-國盜之十三姬宜臼4(2 / 3)

周朝之所以出現姬宜臼媾合異族的醜劇說到根上是一個民族沒有凝聚力了,內鬥中的下三濫者不幹失敗而外媾強敵,以當今時政而論,委內瑞拉的瓜多伊媾美禍國奪權之醜劇即是。一個家庭、一個集體、一個國家民族,最為寶貴的就是民族凝聚力。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期望自己強大,而強大的首要條件就是民族團結一心。縱觀古今中外,一個國家一個政權朝代、因其從政治清明逐步墮落腐朽被更替是曆史發展之必然,但在所有政權更替過程中,唯有叛國媾敵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種文明帶來的災難是毀滅性的。民族內部矛盾的爆發致使政權更替國家動蕩,但並不足以導致一個國家、民族的滅亡,而媾和敵國則是把自己的國家民族置於九死之地。中華民族偉之所以經曆無數次浴血複興,是因為我們除了法律律條以外,還有幾千年文明積澱下來的道德約束,就是古人所提出的‘兄弟之間雖受挑撥而爭執,但仍一致抗禦外侮。’即“兄弟讒鬩,侮人百裏”見《國語.周語中》。《詩經.常棣之華》也講:‘兄弟相爭在家內,對外一致抗強暴。’即‘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故在抗日戰爭時期有民族統一戰線之智慧,而漢奸一詞是中華民族給那些叛國投日者貼上的最恥辱的標簽。

放眼中國曆史乃至世界各國曆史,包括當今世界的政局,一個民族如果不受外辱,最關鍵的就是民族內部的團結。中國人曆史上不團結所以有東周、漢末、唐末、清末的軍閥割據、日本侵華、台灣孤懸,朝鮮人不團結所以有三八,阿拉伯世界不團結所以有中東之亂局,非洲黑人不團結所以積弱積貧戰亂不斷,印度人不團結所以有東印度公司對印度的殖民、及後來的印巴分治,蘇聯不團結所以解體;現在戰禍不斷的烏克蘭、敘利亞、利比亞、委內瑞拉等等,明槍暗箭下雙方都身後都有外國人的影子。這裏麵除了本民族內部因利益權力的爭奪而互毆外,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一部分民族敗類為了個人利益而勾結異族,企圖利用外族力量達到自己目的,為了自己的眼前利益而出賣民族現實乃至長遠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