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常常一起放學,一起回家。夏宜風還請慕英去家裏作客,夏宜風家裏有一隻可愛的小狗叫“追風”,因為它從小就總是追著宜風跑。陽光好的時候,追風在蒲公英花田裏歡快地跑來跑去,蒲公英的種子隨風而起,四處飄飛。夏宜風說“追風”和“宜風”都還有一個意思,就是熱愛風的瀟灑,想要像風一樣自由。
3.
這一年,從美國歸來,相貌出眾,歌喉極富特色的新生代歌手英知出道,立即引發熱潮。英知將美國民謠和中國民謠結合,又夾雜了搖滾樂元素,配合他優美的嗓音和帥氣的外形,立即獲得熱捧。
這一年,名牌大學生物學研究生夏宜風正和幾個同學忙碌地做著實驗。幾個女生嘰嘰喳喳地議論起當今最紅的歌手英知。
專輯封麵上的他是那麼英俊,但是依舊可以看出眉眼未變,如今的英知便是當年的林慕英。專輯的名字叫作“蒲公英與風”。
那一年,林慕英到夏宜風家裏作客,林慕英向夏宜風介紹他最喜歡的搖滾歌手,忽然有敲門聲,是夏宜風的父親,帶著另一個女人回家。
那個女人看上去樸實而善良,她笑著向夏宜風打招呼,連帶對林慕英的態度也很好,然而夏宜風卻一頭衝出了家門。林慕英追了上去。她從蒲公英花田中跑過,所過之處揚起漫天的蒲公英花種。
實際上那個時候,林慕英的家庭也並不和睦,父親曾經在鄉村作警察時,在鄉親中聲望很高,大家對他都很尊敬,而今他從頭開始,在公司做起了小職員,沒有學曆的父親感覺工作很吃力。由於工作壓力大,不適應新生活,林慕英的父母爭吵頻繁起來。那個時候父母每天在家都發生激烈的吵架,在林慕英初二時正是兩人吵得最凶的時候,那時的林慕英很不喜歡回家,基本上整天都在外麵遊蕩。他愛上了音樂,除了每天在音樂中忘記外界,做夢之外,少年心中叛逆的種子漸漸發芽,他偷偷用父母的錢買了一輛摩托車。
本就成績差的林慕英每天騎著摩托車上學,更是被保守的同學認為是典型的差生。那個時候慕英身邊的朋友,唯有夏宜風。
他理解她家庭不和睦帶來的痛苦,他們還是孩子,對於家庭中的矛盾充滿了無力感,甚至會有罪惡感,因為有時父母爭吵時會提及自己,言談中會涉及撫養孩子的辛苦等等。他們茫然無措,心靈中對愛極度渴望,可周遭的環境卻又那麼缺少愛的滋養。林慕英將心中的痛苦寄托給音樂,他有了自己的夢想,成為一名歌手,他每日和音樂在一起,感覺到了激情與希望,那麼夏宜風呢,作為女孩子,她更加無助,無措……天性善良的林慕英很想盡自己的力量幫助這個自己在學校裏唯一的朋友。
小小的少女在角落裏縮成一團,淚如瀑布般傾瀉,他借給她自己的肩膀,本就高大的他在體型上可以給她依靠,那麼心靈呢?
“我的女王陛下,您的臣民會永遠在你身邊,愛戴你,仰慕你……”這些平時為了逗她開心的話,此時他一遍一遍地重複。
夏宜風不知哭了多久,總之,到了星星出來的時候,她才慢慢停止了哭泣。
少年沒有回家,他知道父母此時正在爭吵,誰也沒空管他,他和身邊的少女一起靜靜地坐著。
少女開口,告訴他自己其實並不願意一直做一個差生,她隻是不知為什麼一直沒辦法取得好成績。媽媽離開自己和爸爸時曾經對自己說,當自己成績好的時候她就會回來看她。其實那不過是媽媽對自己孩子的鼓勵,一種善意的謊言,但卻被認真的孩子視作一定會兌現的承諾。如今媽媽已經很多年沒有回來了,夏宜風卻也一直沒有考到好成績。也許是因為班上的同學都太厲害了?夏宜風覺得有很大壓力,每次考試都緊張,緊張就成績差,成績越差越緊張,就這樣惡性循環。本來父親也不是很在意女兒的成績,她也不像班上其他孩子那樣上各種補習班,成績就一直上不來。
林慕英心裏暗暗地想,他其實也被父母報了許多補習班,但自己對那些課外班非常厭惡,幾乎都翹課不去,而夏宜風竟然那麼羨慕那些有補習班的同學,他覺得有點慚愧。
夏宜風說自己就像蒲公英的花種,風一吹就隨著風離開母體,不會再回來,沒有家,也不知目的在哪兒。蒲公英看似是自由的植物,但實則是最依賴風的,就像自己無法左右人生的命運,隨著命運無助地漂泊。
夏宜風說,蒲公英依賴著風,但風卻是浩瀚無邊的,它包容了許多許多事物,風並不依賴任何事物。
林慕英說,可是風沒有了蒲公英,也會覺得空虛,寂寞吧。
“就當是一個約定,為了我,取得好成績,好嗎?”林慕英對夏宜風伸出了小指。
4.
林慕英這個名字本就有些中性,作為一個女孩的名字也很合適,因而從那天起,補習班中出現的“林慕英”,其實是夏宜風。
夏宜風曾經問過林慕英自己怎麼辦,他說他本就不喜歡枯燥乏味的學習,他的夢想是音樂,是這個世界。
夏宜風學習非常刻苦,加上有林慕英的鼓勵,她的成績一點點進步了,終於在初二的期末考中從第40名一躍到了第22名。
林慕英自己呢?照常是糟糕的成績,但他看著夏宜風的考卷,笑得比誰都開心。
可是,這就意味著下一學期,他們將不會是同桌了。
他對她微笑著點頭,她緩慢地收拾自己的書本,鉛筆盒,書包,用一種猶豫的眼神看著他。他卻還以堅定的眼神。
其實,從那天起,她的座位就慢慢離她越來越遠,她從教室的中間移動到前排,最後終於取得了班上第一名的好成績。
那是初三中考前,林慕英的父母已經到了日日冷戰僵持的階段,誰也沒空管自己的兒子。他早在升入初三時就結識了一個同樣熱愛音樂的哥哥,他向他學習了很多,他早就想好,初中畢業就要離開家,自己打工生活。他對家裏壓抑的氣氛早已厭倦,他非常渴望逃離。
他的個子三年來從1米75躥到了1米85,一般人乍看之下完全看不出是初三的孩子。
隨著夏宜風的成績越來越好,同學們對她的態度也變了,從以前的輕視漠視到另眼相看,但在她的內心深處卻覺得這不過是大家對這種表麵現象的趨之若鶩,真心的又有幾個呢?她心裏想的,還是那個後排高高的男孩林慕英。
成績雖差,但長得越來越英俊的他吸引了越來越多女生的注意,大家也注意到一向酷酷的林慕英卻偏愛那個個子小小長相幼稚的夏宜風。一時之間不禁有人妒忌。學校裏開始有了關於他們早戀的流言。
當時的林慕英和夏宜風從來沒有想過“戀愛”這兩個字,他對她是真誠的關心,她對他是感激與敬仰,他們是最好的朋友,僅此而已。然而,有人拍下了他們一起放學回家的照片,高高帥帥的林慕英推著摩托車,在夕陽下和嬌小的夏宜風並肩而走,那場景十分唯美,卻也非常**。
終於,流言傳到班主任的耳朵裏,她向雙方的父母反映這件事,林慕英的父母也因此發現了補習班兩人交換身份的事情。
那時夏宜風的父親已經再婚,繼母就是那個看上去親切又善良的女人,她果然待夏宜風非常好,雖然夏宜風對她始終有芥蒂,但她一直積極努力地與之親近,試圖能被她接受,但也不強求。聽到夏宜風和林慕英早戀的傳聞,她也極力主張要相信夏宜風,這讓夏宜風心裏十分感動。父親知道了交換補習班的事情,後悔自己不曾了解孩子的心願,他一直忙於自己的事情,和夏宜風疏於交流,他主張還給林慕英一家補習班的費用,再重新給夏宜風報名,鼓勵她繼續努力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