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發展背景下的《我是歌手》
學術論壇
作者:米硯田 鬱正民
【內容摘要】十八大報告提出,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在此背景下,湖南衛視推出了《我是歌手》節目。此節目一經播出便紅遍大江南北,引起了國內外廣泛關注。文章分析了節目背景,並從文化、文化產業、媒體傳播和迎合大眾角度對《我是歌手》進行了全麵闡述。
【關鍵詞】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文化產業核心價值傳播傳媒經濟審美心理
一、背景
十八大報告提出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我們一定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向著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宏偉目標闊步前進。[1]在此時代背景下,我國的文化產業不斷發展和進步。2013年初,湖南衛視推出的《我是歌手》節目一時間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收視率猛升,廣告費狂漲,歌手走紅,破億的關注微博數足以說明問題。
收視率猛升:據央視索福瑞統計,《我是歌手》節目屢次登上全國同時段收視冠軍寶座,13期節目中有10期節目的收視率居同時段第一。廣告費狂漲:廣告價格從15秒6.5萬元漲至12萬元,幾乎翻了一番。總決賽廣告底價則從15秒5萬元調整到了15萬元,15秒廣告單條最高價格63萬元,而最低價格也高達3.6萬元。總決賽之夜,廣告創收總額超過5000萬元。歌手走紅:歌手黃綺珊身價從幾萬元漲到幾十萬元,尚雯婕的身價從15萬元漲到35萬元甚至更高,並且連著接下了兩個廣告代言。據悉,羽泉將參加《中國新聲代》節目,並擔任音樂老師,酬勞過千萬元。從2012年12月1日起至2013年4月13日24時,在12名參賽歌手中,最具媒體影響力(以中國內地報紙、網站、視頻媒體曝光量及新聞熱度加權計算得出)的歌手與公眾關注度(主流微博、論壇、博客、新聞評論等公眾平台上網民提及次數及新聞熱度加權計算得出)最高的歌手都是來自我國台灣的林誌炫。網絡微博話題破億:在《我是歌手》播出的三個月的時間裏,不用計算其他網站的網絡微博數,僅新浪和騰訊微博上就有近億條對節目的討論話題,同時《我是歌手》的關鍵詞也是搜索排行榜上的冠軍。
二、從文化、文化產業、媒體傳播和迎合大眾角度闡釋《我是歌手》節目
(一)《我是歌手》節目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文化引領的作用,具有高度的藝術鑒賞價值
《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製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到如何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我是歌手》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在第一輪競演結束時,黃貫中因大眾支持率最低被無情淘汰,即便beyond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再高,影響力再大,在大眾評審麵前,在得票率麵前,在事實麵前也一樣是人人平等的。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繼承和創新相統一,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在全社會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我是歌手》從始至終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羽泉、沙寶亮、周小鷗等歌手在節目訪談中反複表示,比名次更重要的是在舞台上為大眾多唱幾首歌,多唱幾首好歌。節目組邀請了來自我國內地、香港、台灣的歌手,加強海峽兩岸的交流和溝通,為實現祖國統一添磚加瓦;選唱的曲目有民歌、流行歌曲,中文歌、英文歌,甚至有法語的原創作品,體現了作品的多樣性;伴奏有大鼓、二胡等民樂,也有吉他、鋼琴、小提琴等西洋樂器,同樣的一首《夜夜夜夜》被齊秦和林誌炫演繹出不同的風格,卻同樣感人,無論曲目、歌手、樂器都可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鴻雁》《瀏陽河》《燭光裏的媽媽》《大中國》等被改編後,不但繼承和發揚了優秀的傳統文化,而且有新意,現場聽眾的如癡如醉、專家顧問的高度讚揚都反映出這些作品堅持繼承和創新的統一。選唱曲目多是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又不失多樣化,有《燭光裏的媽媽》《大中國》等歌曲,也有《等待》《心似狂潮》《領悟》等淒美的情歌;有《海闊天空》《最終信仰》的勵誌、堅持和奮鬥,也有《男人哭吧不是罪》《九個太陽》的人文關懷。這些歌曲都傳遞出了積極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我是歌手》堅持把遵循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人民群眾滿意作為評價作品最高標準,把群眾評價、專家評價和市場檢驗統一起來,形成科學的評價標準。這個節目采用的評價模式是由人民群眾的代表作為評審主體,從人民群眾中選出500名熱愛音樂和懂音樂的觀眾作為評審,大眾評審團在每場競演後投3票給自己認為滿意的3位歌手。得票率作為歌手排名的標準和尺度。首先這些歌手的演唱是經過市場檢驗的,被邀請的歌手無一不是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勝者。歌手沙寶亮更是某一屆中央電視台青年歌手大獎賽的冠軍,是專家評價體係甄選出的佼佼者。《我是歌手》節目請到的專家顧問不但發表對歌手表演的評價,並且參與唱票、統票工作,這個節目可謂把群眾評價、專家評價和市場檢驗統一起來,形成科學的評價標準,結果也很有公信力。
(二)《我是歌手》是我國文化產業的一股力量
《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製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發展文化產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滿足人民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按照全麵協調可持續的要求,推動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使之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支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為推動科學發展提供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