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納西族披肩的民俗文化與藝術特征(1 / 3)

納西族披肩的民俗文化與藝術特征

學術論壇

作者:把紅梅

【內容摘要】“披星戴月”是納西族特有的美譽,源於納西族婦女服飾的披肩。披肩是納西族婦女勤勞勇敢的象征,是納西族最有代表性的刺繡工藝裝飾圖形,也是中國少數民族服飾藝術中完美設計的範例,它凝結了納西婦女的智慧和才幹。多種紋樣的結合與運用、民族個性化的色彩表現以及豐富多彩的刺繡裝飾效果等,是納西族披肩的主要藝術特征。

【關鍵詞】納西族披肩民俗文化藝術特征

納西族是我國多民族大家庭中一個具有悠久曆史和燦爛文化的畜牧民族。主要居住在中國滇、川、藏交界的金沙江上遊和橫斷山脈山區,背靠青藏高原,麵向雲貴高原,平均海拔2600米,屬於高海拔高緯度地區。山川壯麗秀美,民族文化豐富多彩、底蘊深厚。納西族聚居的中甸縣2002年被重新命名為香格裏拉縣,香格裏拉意為“一個美麗、神秘、富足的地方”。

服飾是穿在身上的文化,披肩則是納西族人民披在背上的民俗。“披星戴月”是納西族人文生態環境中特有的精神風貌,披肩作為納西族一種重要的文化現象,是納西族個性的重要標誌之一,是納西族在生存和發展過程中為滿足生活和審美需求而創造的物質和精神文明的結晶。為適應地理環境、氣候條件、政治信仰、道德倫理而不斷改進和變化的納西族披肩,其特有的外部形象符號被明確,被寄寓了一個民族意識中深層哲學和美學的內涵。作為納西族的一個外在符號,反映了納西族在美學、宗教、習俗等方麵形成的傳統觀念和心理素質。

一、披肩的概述

披風是遊牧民族必不可少的裝束,是北方民族相傳的服飾和裝飾,至今在一些少數民族特別是藏族地區還廣泛流傳。納西族在漫長的民族變遷過程中從古羌民族中分離出來形成一個獨立的民族,既有原來民族的遊牧風貌,又有區別於藏族的文化特征,披肩就是納西族從北方遊牧民族與當地土著和農耕民族結合後的一種文化產物。

披肩又叫背披,以前無論男女,每個納西族人都有一件披肩,現在成為大多數婦女的裝飾,也叫“披星戴月”衣。

披肩上綴有七個一字排開、大小相同、直徑為兩寸左右的繡製精美的圓形圖案。每個圓中心垂下兩條鹿皮帶。整個披肩以白色寬帶相繞,帶稍端係垂於後。這種裝束的來源說法不一,有的說七個小圓形象征七顆星星,寓意為“披星戴月”,歌頌婦女的勤勞;也有的說是古代時圖騰崇拜的標誌,在納西族古老的東巴經中視青蛙為智慧之神,因它在人類危難之際解救了人類,那圓形圖案就是象征青蛙的眼睛。直至今日,納西族人還有不傷害青蛙的習慣。

二、納西族披肩的民俗文化

納西族婦女的羊皮披肩是最精致也是最富有民俗文化內容的。作為納西族文化的一個載體,從“披星戴月”的披肩中,反映出納西民族古老的習俗,以及他們對自然界、生命的認識和態度及其自然崇拜的觀念。

(一)古老的習俗

1.畜牧民族服飾“尾飾”的遺存

納西族與彝族一樣是古代北方氐羌民族的後裔,遠古時期,以狩獵為生,穿行於山林,崇拜動物。納西先民為了抵禦寒冷和便於在樹林中行走,需要穿一件墊背的披肩。此外,食物是生存的第一需求,動物在那時候是人們的主要食物來源,同時人們獲取實物的過程也是與動物做鬥爭的過程,自熱而然對一些動物產生了敬畏。後來,納西先民往南遷徙,逐步轉變為以遊牧為生,放牧的地方大多是高山,風雪很大,羊是主要牧養的牲畜,羊皮便被用作禦風寒的披肩。再後來,不斷與麗江一帶土著居民融合,形成定居的農耕民族,從事高山耕作,經常背負農作物,羊皮披肩穿在背上能夠減少重物與身體的摩擦。一些古書記載,古代西南地區的“濮”人以尾飾聞名,納西族是其一,羊皮披肩刺繡圓盤上有羊皮細線,背帶末端下垂,是畜牧民族服飾“尾飾”的遺存。可見,納西族披肩一直伴隨著其不同經濟文化類型時期的生產生活,早已在每個納西人心中留下烙印,不僅是物質財富,更是他們民族發展史的見證,今天已經成為納西婦女特有的服飾。

2.婦女勤勞能幹的象征

顧·彼得在《被遺忘的王國》一書中也做過較多描述:“由於納西族婦女事務繁,常常要背負沉重的貨物從家裏到商店,或從一個集市到另一個集市。她們自信而果斷大膽。她們是家庭的智囊,是家庭繁榮昌盛的依賴。”納西族在與漢族、彝族、白族、藏族及其他民族交往中兼容並蓄地發展了自己的文化,創造了享譽世界的東巴象形文字、麗江古城建築、麗江古樂等藝術結晶。這些文化藝術的成果離不開納西婦女的勤勞付出,婦女是納西族傳統社會中主農務勞動者,男子很少承擔勞務,多是居家修身養性,以文會友、談古論今、揮舞丹青,切磋文化。正是如此,以前演奏麗江古樂的全是男人,沒有女人。納西族披肩上刺繡的兩個大圓盤和七個小圓盤分別代表日月和星星,小圓盤上十四根鹿皮線,象征著繁星的光芒,寓意光明、溫暖。這種獨特的“肩擔日月,背負繁星”裝飾,是納西婦女早出晚歸辛勤勞動、勇於付出品質的象征。披肩前端的飄帶帶端繡有各種圖案,據說其蜜蜂、蝴蝶等圖案是納西族人民以辛勤勞動換取美好生活的情感表達。勤勞淑德的納西女人是家庭的頂梁柱,象征勤勞的“披星戴月”披肩與她們相伴,麗江地區女子出嫁時,娘家都要陪嫁一兩件嶄新的披肩。羊皮披肩上的飄帶,納西語叫“優軛貨”,據老人說,納西族嫁姑娘時也陪嫁兩條羊皮飄帶,這已是約定俗成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