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推廣高雅藝術,走進大學校園(1 / 3)

推廣高雅藝術,走進大學校園

學術論壇

作者:吉佳佳

【內容摘要】推廣高雅藝術和“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是提升大學生綜合素養、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舉措。隻有堅持長期開展,才能提高學生對高雅藝術的認識。各部門應加大投入,以促進藝術形式的多元化;應結合本地文化,突出地方特色;應注重教學的實效性,加強藝術教育。通過這些措施,大力普及高雅藝術,讓高雅藝術走進校園的每個角落,是時代進步的必然選擇。

【關鍵詞】藝術教育高雅藝術普及推廣進校園

近幾年來,普通高等學校藝術教育引起了教育界的普遍關注。堅持以人為本、全麵實施素質教育成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問題。“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作為一種生動、有效的途徑,對發展藝術教育,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起到了積極作用。大力開展“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有利於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養,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一項重要舉措。因此,如何推廣高雅藝術,讓高雅藝術走進大學校園,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教育家孔子主張六藝施教:禮、樂、射、禦、書、數,將樂放在第二位。在19世紀末的學堂樂歌時期,音樂教育在學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到了上世紀80年代,我國高等教育步入了正軌,藝術教育再一次受到重視。1996年,原國家教委印發了《關於加強全國普通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的意見》,其中包括對高校藝術教育的定位、任務、規劃等7個部分的內容,為普及高雅藝術走進大學校園做了充分準備。2005年,隨著《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在普通高等學校開展普及高雅藝術活動的通知》的下發,正式在全國拉開了“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的帷幕。該文件對“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的指導思想和宗旨、主要內容和形式、時間安排、組織工作以及活動經費等做出了明確的安排。至此,“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在全國各高校內蓬勃開展起來。

伴隨著“十二五”教育規劃的出台,藝術教育再一次作為工作重點擺在了我們麵前。“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有助於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與創新思維,擴大學生的知識麵,增加校園的文化氛圍,還有利於提高參演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筆者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有幸多次直接或間接參與了河南省的“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將多年的教學經驗與實踐經驗相結合,對如何推廣高雅藝術,讓高雅藝術走進校園提出幾點建議。

一、堅持長期開展,提高對高雅藝術的認識

首先,我們應該明確,高雅藝術應該是全民共享的,絕不是隻有少數人才看得懂的“陽春白雪”,不應該與現代社會相脫節。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認識到高雅藝術在藝術教育中的作用,將藝術教育麵向全體學生,經常性、有計劃地將高雅藝術引進校園。這樣才能逐步普及與提高學生對高雅藝術的認識。

就河南省而言,雖然每年都會有十幾場演出,但針對省內眾多高校及2000餘所中學而言,依然是僧多粥少。提高大學生的藝術修養,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想要真正理解和欣賞高雅音樂,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普及高雅藝術是一項長期的、曆史性的任務。長遠來看,高雅藝術不僅要走進高校,還要走進中學,走進小學。孩子的音樂審美和欣賞水平在幼兒時期就已經基本形成,所以將高雅藝術引進中、小學校園,培養低齡學生的音樂素養和審美趣味,對提高全民的綜合素質起到關鍵作用。“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應得到足夠的重視,長期、深入地開展下去,以適應不同年齡學生審美情趣的方式引入校園,讓更多的學生能夠有機會近距離了解和欣賞高雅藝術。讓高雅藝術走進校園的每一個角落,在每一位學生的心中都能夠紮根和傳播,從而達到培養全麵的高素質人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