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全部為十六分音符六連音,但每拍第一個音都為休止符而由右手的旋律音填充,因此左右手的銜接要緊湊、無縫隙,仿佛在古琴上一氣嗬成的由低音到高音的刮奏,模仿古琴音色及韻味,描繪小河流水潺潺、清澈透明的秀麗景象。音的走向為一個八度內五聲上行音階,與右手主題時而對抗、時而順應,特色鮮明,情緒溫婉地烘托著右手主題。演奏時運用貼鍵的彈奏方法,以使音色不會過於明亮,根據音型的走向,用手腕在鋼琴上做橫向帶動,保持旋律的連貫性和歌唱性。指法運用上,1—5個手指均會用到,但1、2、3指用得更多,根據手指本身的特點,在力度上要非常注意,一定要控製好,不能太強,力度控製在P弱,以免喧賓奪主。
(二)連接句
連接句(第9小節),實際上從第8小節就開始疊入,因為A段的旋律音(主音)la為一個全音符並在第8小節的強拍上,緊接著便是整整兩小節的十六分音符六連音天衣無縫的銜接,很自然的來到了一個小高潮。旋律走向為急遽的上、下行,音區從小字1組C音—大字組C音—小字三組F音,跨度大、音域寬,但音與音之間都為二、三度級進關係,給人以蠢蠢欲動之感;力度為mp中弱,並作漸弱—漸強處理;指法設計為相鄰手指連接即可。
(三)湍流勇進
A1段(10—18小節),轉為f羽調式,由兩個樂句構成,第一樂句10—14小節,第二樂句15—18小節,其中第14小節為連接句,小節數為4+1+4。每一樂句相對A段中的樂句變長了,由2、3小節變為4小節,由此看出核心主題旋律在本段又進行了一次變化發展。
右手部分,作者將旋律音融入和弦的低音位置和旋律音位置,構成了一個八度旋律音,旋律音雖然隱藏在和弦中,卻又很清晰;指法運用上分別為1、2、5和1、2、3、5兩種指法組合。彈奏波音時,要快速而清晰,充分用上大臂、前臂、手腕的帶動,指尖要很好地承受住手臂、手腕給予的力量並迅速轉移,四分音符的和弦波音彈奏,由於時值為一拍,加之速度的要求,在演奏時要有一種上揚的感覺,重音全部落在5指上,指尖充滿顆粒性,手腕從下至上、從左往右“畫圓”,做到指尖、手掌、手腕相對放鬆。在第12、17小節的最後一拍出現了空八度的三連音,仿佛歌曲中的裝飾音,使本段顯得極具歌唱性,將我們的思緒又一次引向了傍晚阿妹坐在河邊思念阿哥的景象。第13小節的最後一拍為疊入拍,很好地連接了13、14小節,仿佛阿妹剪不斷理還亂的思緒,自然地進入到了第二樂句。
左手是完整的十六分音符六連音,無休止符,整段給人以肯定、斷然之感,雖伴奏對右手起著烘托作用,但旋律感很強,使得本段具有明顯的複調性質。演奏時,手指多在黑鍵上跑動,每音之間為二、四度級進關係組合,同時伴有極個別的八度音程,故而,指法設計上以隔指、轉指、跨指為主;用上手指的力量即可,手指尖力度的支撐和手腕鬆弛的帶動非常重要,在快速的跑動中,轉指與跨指要做得不留痕跡,注意尋找類似撥弦樂器的觸鍵感和音色。剛開始練習時,可邊彈邊唱(首調固定調均可),有助於後期背譜。A1段情緒和演奏力度相對A段稍微揚起一些、強烈一些,在連接B段的兩小節處,譜麵表情記號標記為poco a poco dim,意為一點一點地漸弱,流暢地進入B段。
(四)萬流歸宗
B段(21—40小節),為整首作品的高潮部分,在和聲織體、複調、調性、音響、速度、情緒情感上與A段、A1段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進入B段後,情緒變化非常豐富,第21小節由mf中強(2小節)進入,接下來便是 poco a poco cresc一點一點地漸強(2小節)——piu f更強(1小節)——ff很強(8小節)——fff特別強(1小節)——dim漸弱(1小節)——piu dim更弱(0.5小節)——mp中弱(0.5小節)——mf中強(2小節)——rit p漸慢漸弱(0.5小節)——molto rit十分的慢(0.5小節),速度、強弱變化非常頻繁。在調式調性上,從第21—33小節,調性不斷變化,基本上是一小節轉一次調,#f(3小節)—e(1小節)—a(1小節)—d(1小節)—b(1小節)—#c(1小節)—e(1小節)—#f(1小節)—a(1小節)—降d(1小節)—a(1小節)—d(1小節)—c(6小節),和聲織體上采用的是西方的三度關係和弦與中國民族非三度關係和弦的交織,主題的旋律音全部分解融進了主和弦的低音和高音位置,左手仍保持了十六分音符六連音的韻律。
第21、22、24小節右手的後兩拍為揚起的三連音,如發自內心的大聲呼喚,又似穿透山穀的呼應。高聲部的旋律音由5指彈奏,必須運用高抬快落的方法才能彈奏出明亮清晰的音色,準確表達出作者的心境。四分附點音符由單音——空八度——八度音程——和弦不斷變化,和聲織體逐漸變厚,音響越來越宏大,如小溪彙入大海,力度逐漸加強,要強必先弱,從第21小節開始要控製好單音的力量,蓄勢待發,隨著音數的增加,逐漸加入手掌、手腕、前臂、大臂的力量。左手全部為五聲音階中的1、2、3、5、6音,加入了極少數的和弦外音變徵、變宮,音型仍為十六分音符的六連音,每一拍的第一個音時而休止,時而與右手齊奏,始終烘托著右手的千變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