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師電腦音樂製作課程的應用性
學術論壇
作者:孟昆
【內容摘要】我國現階段高師院校所開設電腦音樂製作課程,其目的是輔助學生基本音樂能力,以及努力開拓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課程的內容大多是打譜類和自動伴奏類軟件,沒能很好地聯係到其他課程。對於高師音樂院校培養應用型人才,電腦音樂製作的應用性開發還有很多方麵值得我們去研究和探討。
【關鍵詞】高師電腦音樂製作課程應用型應用性
一、“應用型”人才培養
“應用型”人才是時代發展的產物,是隨著社會市場的需求而產生的人才理念。是以注重實踐、實用為主的人才,與調查研究型人才有著根本的不同。應用型人才是能將所學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有效地應用到其在社會上所從事的專業上去的一種專門人才,是能夠熟練掌握在社會實踐工作的基本技能並從事一線工作和生產的專門人才。在課程建設與教材選取上著重基礎、成熟和實用性。加大實踐性教學的比重,在實驗教學和實習基地上加大力度,提高學分與學時,讓學生在初期就以實踐性的學習方式來進行知識的領悟。同時鼓勵學生自我創新,在實踐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的想法,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這與研究型人才以理論為主,在學科基礎知識之上進行高端學術研究,較少地以實踐方式反饋,與以畢業設計與學位論文為主要成果方式的人才培養理念有著很大的不同。
人才培養是以社會需求為基礎來進行建設的,市場的需求決定了人才培養的發展方向。所以在21世紀的今天,我國教育理論有了新的發展,應用型人才被提到教育的最前端。這也是教育適應市場的最好驗證。
人才培養的辦法與措施如下:
(一)應以各個學校自身基礎和條件為根本,結合實際情況和當地市場情形建立人才培養的辦法和措施。不要照搬其他學校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方法,而應該結合自身的情況有選擇地借鑒與改進,並在此基礎上建立自己的人才培養計劃。
(二)實施校企聯合,汲取企業的經驗和知識。將課程設置與社會需求相結合,學生所學為社會所需,加強了課程的實用性。同時根據不同的專業方向選擇優秀的企業接軌,引入教學,讓學生最近距離地接近前沿知識和思想。
(三)讓學生參與到科研項目中。可以是教師的科研課題邀請學生參加,也可以是市場需求的項目由學生創建並組隊完成。在構建與完成項目的同時,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並在一定程度上展現自己的才華和建立信心。
(四)與企業建立長期合作機製,創造實習就業機會。通過這些交流活動讓學生放開思想、展現才華,了解本行業的發展趨勢和未來發展方向,構建自己的人生事業路線和目標。同時,也讓企業了解了學生,為雙方建立良好的供求關係平台,解決學生就業問題。
在人才培養教育理念革新的今天,高校應抓住機遇,努力完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讓學生以理論為基礎,聯係實際,加大實訓和實驗課程比重,提早接觸企業平台,參加學術交流活動。以靈活的課堂、興趣性的實踐帶動學生,將課本理論知識轉化為應用能力,適應社會,被市場所接受。
二、高師電腦音樂製作課程與人才培養
高師類音樂院校是以音樂教育專業為主的院校,其主要麵對的是中小學教師的培養。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隻是麵對中小學校的培養任務已無法滿足日益增多的招生計劃,也就是畢業生遠遠超過了中小學教師的需求量。筆者在對鄭州市區一些高中的調查中發現,三年製的高中,音樂課很多隻是在一、二年級開設,一周隻有一節班級課,在這種情況下,兩個音樂教師就足夠了。但實際很多高中都不止兩個音樂教師,這隻是一個縮影。在很多偏重音樂類的高中,音樂教師就更多了。而且現在很多中小學校,大多隻招收從專業音樂學院畢業的學生,更加看重學生能力的高低,而不是一定招收師範類院校畢業的學生。這樣,對高師類音樂院校畢業的學生來說,就業更加緊張。所以,加強高師音樂類院校學生的應用性培養就十分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