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校開設現代舞訓練課的必要性(1 / 2)

高校開設現代舞訓練課的必要性

學術論壇

作者:張健

【內容摘要】我國早期現代舞的發展經曆了艱難曆程,改革開放尤其是上世紀80年代以來才獲得較為順利的發展,但總體來說,我國現代舞的發展還處在一個比較稚嫩的階段。現代舞的不斷發展使得高校開設現代舞成為一種必然趨勢。文章著重從我國現代舞的發展狀況、高校現代舞的開設情況、優勢以及開設意義等方麵來具體分析現代舞訓練課在我國高校開設的必要性。

【關鍵詞】現代舞發展現狀優勢意義

現代舞是20世紀初在西方興起的與歐洲古典芭蕾相對立的新派。相對於古典芭蕾的循規蹈矩和陳規陋習,現代舞能夠更好地表現人們對於自然、人性和自由的追求,看重舞者“個性”的張揚。

一、我國現代舞發展曆程及現狀

19世紀末,古典芭蕾因其墨守成規的理念、模式,以及過多的陳規舊習而逐漸走向衰落。20世紀初,有“現代舞之母”之稱的伊莎多拉·鄧肯開辟了一種嶄新的舞蹈形式。我國早期的吳曉邦、戴愛蓮等優秀現代舞蹈藝術家也曾竭力促進現代舞蹈事業的發展,但由於各種原因,現代舞發展陷入沉寂。上世紀80年代以來,現代舞才遇到一個真正的發展契機。

我國現代舞在發展過程中曾遭遇重大挫折,所以無論在舞團數量還是理論上,我國較之西方國家還有不小的差距。第一,舞團數量上嚴重不足,資金的短缺和市場的狹小使得我國現代舞團在夾縫中生存。在人口眾多的中國,僅存在4個較大的現代舞團。第二,理論發展上有所欠缺。對於人與自然關係的理解不夠透徹,以及對西方理論的盲目追求使得我國現代舞理論的體係還有待發展。

正是因為這些現狀和不足,我國現代舞事業發展的重擔壓在了新一代青年的身上。所以,高校開設現代舞課程是一個必然趨勢。

二、我國高校開設現代舞課的現狀及優勢

(一)高校現代舞課開設的現狀

隨著我國現代舞力量的逐漸壯大,近年來各大高校現代舞課的開設數量也有所增加。但是,無論是在師資力量的供給上還是在教學理論上,我國高校現代舞訓練課還有待提高。因此,可以引進國外優秀資源,依據中國人自身特色加以融合,創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舞蹈。同時,在教學理論上要真正深入到現代舞蹈觀念的探討中去,不斷注入新的時代精神,使其擁有旺盛的藝術生命力。

(二)高校現代舞訓練課開設的優勢

我國高校的主體力量多是青年大學生。由於他們的心理和生理素質已漸趨成熟,因此在現代舞訓練的學習上,無論在智力、身體還是思想審美創新上都存在著一定的學習優勢。

1.智力優勢

首先,高校學生的主體多是心智成熟的大學生,他們有思考的能力,因而在訓練過程中能夠從自身角度對舞蹈做充分思考,領悟現代舞蹈的內涵,根據其身體特點恰當地表達出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其次,大學生的綜合學識水平較高,對於人性、自然、人與社會的關係以及對人類本身存在的內在思考等理解得更為深刻,所以在舞蹈內涵的理解上會更加成熟,這使得大學生在現代舞蹈的學習上更容易把握其核心和靈魂。

2.身體優勢

現代舞的訓練方法是在運動模式上采用“力”的變化來進行訓練,其注重關節的靈活性、平衡性和協調性,從而達到提升動作質感的目的。大學生的身體發展基本定型,身材質感非常清晰。雖然在柔韌度上不如小學生,可是在力量的表達以及平衡和協調性上更具穩定性。年紀太小的學生心理和生理方麵都不穩定,不懂反思和內視自己的身體狀態。這使得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易發揮體力優勢,根據自身的身體特點發揮舞蹈最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