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灰的啟示
學術論壇
作者:宋豔麗
【內容摘要】黑白攝影藝術以其特有的影調美,在眾多攝影門類中占據獨特地位。隨著數碼技術的不斷提升,彩色攝影得到了長足發展。然而,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更多的攝影者卻反其道而行之,紛紛拿起傳統膠片拍攝黑白影像,追求黑白的藝術魅力,黑白攝影逐漸成為一種新的拍攝風格。黑白攝影中的黑、白、灰三種影調,各具獨特的藝術語言、審美情感和精神世界。文章通過對黑白攝影藝術中黑、白、灰元素的論述,反映黑白攝影藝術創作中精湛的造型特色和永恒的藝術魅力,並結合創作作品進行論述。
【關鍵詞】黑白攝影影調視覺藝術語言情感表現
一、黑白影像的基本元素
自1839年8月15日攝影術誕生之日起,攝影藝術已走過近200年的曆史,攝影藝術與技術的發展曆史在某種意義上即是黑白攝影的曆史進程。用黑白藝術概括出來的世界具有韻味和哲理性,黑白影像畫麵能夠真實地再現被攝對象的影紋、層次和質感,攝影家對事物的感悟也感染著諸多受眾。例如視覺攝影大師愛德華·維斯頓拍攝的《青椒30號》,形態迥異的青椒讓人不由得聯想到一位含羞少女,含蓄而動人,作品被賦予了深刻的內涵,充斥著維斯頓細心的觀察與造型技巧。在此,解構黑白攝影藝術中的黑、白、灰關係有助於提升自身審美感受與創作靈感。
黑白攝影藝術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在黑白世界裏,攝影家通過觀察、體悟,將被攝對象的形態特征,運用光影、構圖等基本造型手段融入攝影家自身的內心感悟與見解,將其完整記錄、表現,從而構成獨具攝影師自身藝術風格的影像,其視覺效果震撼觀眾的心靈。因此,探索和研究基礎元素,才能創造出美的視覺形象,氣概成章。
二、黑、白、灰的藝術語言與情感表現
自美國攝影大師安塞爾·亞當斯創立“區級曝光係統”以來,無數攝影名家不斷踐行黑、白、灰三元素的創作,這也為黑白攝影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發展與創作熱潮。例如,在黑白藝術領域中有著突出成就的愛德華·維斯頓,在他的攝影畫麵中,黑白魔力得到彰顯,他的作品《女人體》畫麵精巧、細微,影調層次豐富且富於節奏變化,畫麵柔和、寧靜,給人舒適的視覺感受,藝術感與形式感強烈。黑白影像畫麵中所反映出來的不僅是攝影師對生活的理解與感悟,更多的是用黑白影像表現客觀世界,傳達自我,呈現給觀眾一種視覺和心理上的滿足感和審美情趣。黑白藝術是對世界的高度概括與提煉,黑與白是最樸素、最有生命力的語言,同時,黑白影像曆久彌新,散發著永恒的藝術魅力。
黑、白、灰三元素各有自身的特性,它們構成了黑白攝影藝術畫麵中的高調、低調和中間調。在黑白影像畫麵中,以黑色為主的畫麵格調,即低調作品代表著壓抑、沉重、肅穆,整幅畫麵充滿視覺誘惑性,引人入勝,如《低調·影》;而以白色為主的畫麵格調則被稱為高調作品,其藝術特點通常表現為單純、輕鬆、明快;而黑白攝影中的灰色可以說是黑白造型藝術的靈魂,它可以緩和黑色帶來的濃重的陰影部分影紋層次的缺失,同時可以調節由於曝光過度而帶來的明亮部分影紋層次的缺失。因此,灰色調的作品帶給人們柔和、平靜的視覺美感,如《飲茶未了》。以當代美國純影派攝影大師愛德華·韋斯頓和風光攝影大師安塞爾·亞當斯的創作為例說明:他們將黑、白、灰的關係發揮到極致,他們的作品富於節奏變化,律動感十足,充分展示出黑白攝影藝術獨有的造型魅力。例如安塞爾·亞當斯拍攝的《月升》、愛德華·維斯頓的《女人體》,黑、白、灰層次鮮明,猶如音符跳動。畫麵的清晰、精細、真實來源於作者對被攝對象的觀察和對影調的精確把握。在他們的鏡頭中,更多地融入攝影者自身的藝術見解與看待事物的觀點和角度,而不再是單純的藝術表現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