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藝術與建築畫技法的雙重表現/
學術論壇
作者:董千
【內容摘要】建築與繪畫有著密切的關係,兩者在色彩表現、意境形式、結構布局等方麵有著諸多的相似之處。徽派建築是我國重要的古建築流派之一,其不僅在我國建築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且對我國世代文人的繪畫創作有著深遠的影響。西安翻譯學院青年教師張軍深受徽派建築的影響,其作品大多以徽派建築——水墨宏村山水風光為背景,並將繪畫藝術與建築畫技法進行有機結合,使作品達到栩栩如生的效果。
【關鍵詞】徽派建築繪畫藝術建築畫技法
水彩畫是繪畫領域中最普遍的畫種之一,因而也是建築類、環境藝術設計類專業學生在繪圖中普遍運用的表現手法,在色彩風景寫生中,用不同的色彩筆觸來刻畫和表現不同光線下景物的色彩和效果,會使設計工作者在設計效果圖時營造畫麵氛圍、配置花草樹木等得心應手。藝術作為一種世界語言,雖有不同的表現手法和藝術風格,但彼此之間不會完全矛盾和對立,或者可以說,理想的境界應該是各種藝術表現技法都可以互相支持,甚至相融。當代年輕的藝術工作者均借助水彩這種簡潔明快的手筆,大膽地朝著這種方向去創作,以至今天看到的許多藝術作品都很難統稱為哪一派的作品或畫風。這種無國界、無派別限製的創作精神同樣出現在描繪徽派建築——水墨宏村山水風光的西安翻譯學院青年教師張軍的建築繪畫作品中。
徽派建築在我國擁有悠遠的曆史,其屬於我國最重要的建築流派之一,在中國建築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徽派建築的工藝特征和造型風格主要體現在民居、祠廟、牌坊和園林等建築實物中。宏村是徽派建築的主要聚集地,其位於安徽省黃山西南麓,距黟縣縣城11公裏,是古黟桃花源裏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整個村落占地30公頃,山水明秀,享有“中國畫裏的鄉村”之美稱。①張軍以描繪徽派建築——水墨宏村山水風光著名,其水墨宏村水彩畫更讓人稱讚。在張軍的水墨宏村水彩畫中,均是以描繪淳樸自然的山水風景為主,運用水彩筆法把建築景觀融彙在自然山水中,給人一種抒情達意酣暢漓淋的美感。在其筆下,宏村山水之美及徽派建築之雅都能夠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徽派建築的色彩十分鮮明,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那就是“粉牆黛瓦”,其主要指粉色的牆壁及青黛色的磚瓦,除此之外,還有灰色調的青石,徽派建築使宏村山水不再是傳統水墨畫中的黑白兩色,而是帶上了多種生動的顏色,這些多彩卻又不顯得過於鮮豔的顏色,既不影響張軍作品的樸實、淡雅與清幽,又讓作品多了幾分靈動,栩栩如生。同樣是以水彩作為作畫的媒介,以景物、建築為主題,這次張軍把麥克筆這種作畫技法用在表現中國的徽派傳統古民居景物中,是創作上新的嚐試和突破。麥克筆的優越性在於使用方便,幹燥迅速,可提高作畫速度,已經成為廣大設計師進行室內裝飾、環境藝術設計、建築設計等必備的繪圖工具之一,其特點是線條流暢、色澤鮮豔明快;筆觸明顯,多次塗抹時顏色會進行疊加,因此要用筆果斷,在弧麵和圓角處要進行順勢變化。②張軍把麥克筆融入在水彩畫技法中,再加上建築景物的構圖技法,描繪出徽派民用建築和自然山水風光的新景致和新氣象。這些突破可能現在無法明確地歸類為哪一門派的藝術創作,但筆者認為,即使不以水彩技法配合畫中畫主題,單以水彩、麥克筆技法與作畫的理念而言,張軍本身的山水畫作是以繪圖技法為名頭,非常強調對於色彩的運用和描述,從某種程度上講,這恰恰體現了其東西方融合的藝術創作觀念。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