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飾畫的創意思維及教學應用
學術論壇
作者:郝秀麗
【內容摘要】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教學中的裝飾畫教學引進裝飾畫的繪製與創作原理,作者認為裝飾畫的特點足以證明它是創意思維訓練的最佳平台、最簡潔方式。文章分析了進行創意思維訓練三種構圖、構思方法,進行創意思維教學設計的思路,以及創意思維教學中應注意並加以強調的內容,最後提出色彩創意的基本方法。
【關鍵詞】裝飾畫教學創意思維訓練構圖構思教學設計
普通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繪畫基礎一般,沒有多少繪畫專業背景,美術為必修課,周課時兩節。筆者嚐試在學前教育專業高年級的美術教學中,引進裝飾畫的繪製與創作原理。對學前教育崗位需求來說,加強裝飾繪畫教學內容對學生今後開展工作也是很有益處的。裝飾畫創作的過程可以直接、直觀體現思維的運行軌跡與方式,是進行兒童(幼兒)畫教學的前提和基礎。其工具簡單常見,技法豐富多樣,易教易練易學。在教學過程中,先是通過臨摹掌握一定的技法之後,再緊密結合學生生活、情感實際,就可進行創意思維訓練。
裝飾繪畫以裝飾表現為主,通過主觀對客觀世界的感受與認知,經過想象與誇張等一係列創造性活動,展現出來的形象富於生活情趣和形式美感,畫麵獨特而又鮮明,既能充分表現客觀世界生動活潑、充滿情趣的一麵,又善於表現主觀想象臆造、浪漫誇張的一麵。裝飾繪畫帶給人們的美源於兩個方麵,一是在視覺快感方麵,具有秩序性、程式化、單純性、誇張性、平麵化、符號化的特點;二是作用與心靈美感方麵,具有個性化、趣味性、浪漫性、象征性、抒情性、自由性的特點。裝飾畫形式多樣,製作技法可簡可繁,表現的效果卻有無限的可能性,可以拓展出最大的藝術創造與表現空間,可以使人們尋覓到精神層麵的最大自由,如實記錄人的心靈自由漫步的軌跡,因此是訓練創意思維的最佳平台、最簡潔方式。
針對學前教育專業的裝飾畫,應選擇表現美好的、健康的幼兒生活的題材和充滿趣味性的裝飾語言,以更好地表達孩子們活潑的、可愛的童年生活與情感。裝飾畫創意思維訓練服從於專業人才培養的需要,能夠使學生具備應有的、較全麵的美術素養,對培養審美能力、藝術氣質等方麵有顯著的效果。裝飾畫教學不對技法做苛刻的要求,立足於學生現有的美術能力與藝術能力的展現,強調把握畫麵的能力以及審美能力的提高。
對於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美術基礎、技法知識,能夠較熟練地運用一兩種美術繪畫的材料與工具,就可以上手繪製;教師則應具備一定的創作經驗、美術理論基礎,熟悉了解創作的過程,懂得創作的原理。
教學過程需要遵循創造性思維產生的心理學依據,遵循教育學相關原則,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營造平等、民主氛圍,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達到創意思維訓練的目的。教師的語言應盡量幽默、親切,同時自身需要不斷提高藝術素質,自覺地學習一些專業創作理論,要善於布置適於創意思維訓練的教學環境,如張貼與展示教學掛圖、教師作品、學生作品,可以嚐試用不同語氣、語言營造和掌控教學氛圍,能使學生沉靜下來,達到靜心、安心、細心、耐心的作畫狀態,引導學生內觀自省,鼓勵學生敢於表達真實的自我,“說”出自己的想法。
裝飾畫中進行創意思維訓練,構圖、構思是重點,本文主要介紹三種方法:
一是點、線、麵自由組合,審美的形式要素的重組,抽象畫麵的介入(點、線、麵的擺布)。教師可以設計適合教學用的教具,比如十幾枚大大小小硬幣,各種大小不同的方、圓、三角、星星、月形、花朵形等,可以示範給學生任何一種類型的形狀組合,以拋灑或是精心擺布(重複、反複)的方式,呈現有韻味的、耐看的形式美。在掌握這種創意方法的同時,使學生樹立初步的創意、設計意識和發現美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