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漆藝取代規範漆藝
學術論壇
作者:何豔
【內容摘要】漆器的曆史和傳統源遠流長,為現代漆器製作提供了大量的實際經驗的技術案例,形成一些約定俗成的工藝技術規範。傳統漆器技藝是現代漆器創作的曆史支撐,現代漆藝從傳統漆器那裏提取基本技術配置。傳統漆器和現代漆器,它們共同構成漆器的前後關係。其實一切工藝在本質上都與傳統和曆史緊密相關,在任何新工藝的創新中,傳統工藝都扮演著引領角色。然而,傳統的漆器工藝技術文獻不能作為對漆器的終極規範,漆器不應該在封閉的工藝技術中循環。
【關鍵詞】規範的漆器工藝工藝的重新配置個性的工藝工藝之道
一、《髹飾錄》並沒有規範漆器
漆器在中國有幾千年的曆史,漆工匠在實踐中發明了很多技術,古代漆書《髹飾錄》詳細地記下了這些技藝,這本書成為製漆人的聖經,就像藥典《本草綱目》一樣。當代漆器的創作者正是借助《髹飾錄》,展開對漆器工藝配置進行挖掘和試驗,發展新的技藝配置。盡管可以將《髹飾錄》看成是漆器的工藝配置大全,但漆器的工藝配置沒有終極和僵死的規範,可以根據當下的創作感覺和創作觀念予以重新解讀,根據當前的創造目的和創作需要,改變和調整其技術配置,創造出新的技術配置,以最終創造新的漆器。
傳統的漆器工藝並不具有永恒和根本的規範性,其適合於古代的文化條件和文化目的,滿足當時人們的審美要求。隨著曆史的改變,人們的審美要求也在改變,現在畢竟年代不同,社會文化和物質條件發生了很大變化,文化藝術觀念豐富多彩,人們的審美要求與古代也相差迥異。當今時代的人對古代技藝的審美,完全不同於古代人的審美心理,增加了許多當代文化的審美要求,這些審美要求對正宗漆藝來講更多是異質審美現象。因此,符合當代審美要求的現代漆器創作,必須對傳統漆器的工藝技術進行重新配置,來探尋技藝的可能性、實驗性和審美的異質性,隻有這樣,漆器才能滿足當代人的審美要求,成為當代文化的一部分。就像現代中醫使用中藥的傳統和古老的藥典,是根據現代人個體差異的身體情況對藥典進行重新配置,對藥典中配置的一些藥采取減量、去除、增加等方法,對藥典進行重新配置。所以對傳統漆器文獻的解讀,不僅是一種遵守性的解讀,還是一種創造性的解讀。由此可以認為,正宗和國粹的漆器工藝是不存在的,漆器曆史是由豐富的漆工藝個案組成的,其中各種技藝的要求可以大不相同,甚至相互矛盾,比如精致的技藝和粗狂的技藝的對比和矛盾,然而各種技藝都應該是平等的,沒有高級和低級的區分,不同的技藝造成漆器麵貌的豐富多彩,而不是單調和整齊劃一的麵貌。因此,“正宗”是一個消極的概念,因為其會束縛實踐,妨礙藝術和工藝的解放。人們提倡漆器藝術和工藝的解放,就是讓技藝脫離任何中心論,包括習慣的民族樣式,關注個人的感覺、觀念和目的,這是人類文化的共同特性。個性恰恰是當代藝術的普遍觀念、共同智力、共同經驗和共同想象。因此,正宗和國粹的概念是當代漆器要警惕的概念,應該解構這個概念。
二、用實驗性鞏固傳統工藝
漆器的傳統並未完成和終結,其延續到當代,當代漆器也是漆器傳統的一部分,但其工藝技術可以完全不同於過去的漆器,當代漆器的重要特征是實驗性,實驗漆器就是漆器傳統的當代特征。人們對漆器傳統的認同和解釋除了麵向過去,也要麵向現代和當代,漆器傳統的當代部分就是當代漆器,比較人們已經熟知的工藝,當代漆器技藝異質經驗色彩濃厚,屬於實驗性工藝,這並沒有淡化漆器技藝的本質,反而使漆器的文化內涵提高,可以說,技藝的實驗性和異質性是對漆器工藝的當代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