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學核心:以創造性思維啟迪設計
學術論壇
作者:鄭剛強 陳婉彥
【內容摘要】《設計市場學原理》認為,設計市場學隸屬於設計學的學科體係,二者皆需對創造性思維進行研究。文章對發揮想象力、打破常規思維定勢、逆向思維法、奧斯本檢核表法、開發右腦等多種思維訓練方法進行闡述,為提高設計者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提供了途徑和方法,有利於設計者從多角度、多層次、多結構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關鍵詞】設計市場學設計學創造性設計思維
《設計市場學原理》專著對設計市場學的原理、內涵、方法進行基礎理論研究,其研究的具體對象包括:目標消費者、設計者,二者不可或缺。對消費者的研究是設計者進行設計的必然要求,對設計者本身的研究則是設計的基本前提——知己方可知彼。設計心理學的研究核心包括設計者心理和消費者心理,心理研究實際上是思維研究,心理活動實際上指的是頭腦中的思維活動。設計心理學更貼切的表述應該是“設計思維學”,不僅要研究目標消費者的心理,更重要的是研究設計者的思維。這對深化設計理念,提煉設計方法,提高設計效率皆有意義。創造性思維是設計思維的源頭,設計學研究與應用的核心在於“以創造性思維啟迪設計”。
要想具有創造性思維的設計能力需經過長期的積累與磨煉,創造性設計成果通常也需要經過刻苦鑽研、靈性感悟後才可獲得。創造性思維的基礎,即發散性設計思維——不依常規,尋求變異,有多種答案的思維形態。其尋求多麵性,具有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三個特征:1.流暢性表現為設計思維的迅速、通暢;2.靈活性是指設計變通能力;3.獨創性是指設計思維的新穎度。這三個特性均需建立在廣博知識的基礎之上。通過迅速激發概念的設計訓練,對於促進創造思維的發展有很大幫助。培養發散型的創造性設計思維能力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麵入手:發揮想象力、打破常規思維定勢、逆向思維法、奧斯本檢核表法、開發右腦等。
一、充分發揮想象力
想象包括幻想與聯想,能引導並激發設計者的創造性活動。愛因斯坦曾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有限,而想象力無限。”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就源於其幼時設想人跟著光線跑,並努力追上光的幻想。人們幻想造出飛鳥翅膀即是飛機發明的源頭。
單一的思考方式是一種低水平的思維發散模式,反之,多向性的思考方式是一種高品質思維發散模式。在思考時盡可能多提一些“假設”“假如”之類的問題,才能強迫自己換位思考從未想過的問題,培養想象力,隨時隨地皆可進行。如下棋時,落子前盡量多考慮幾步,並設想自己是對方的話會怎麼下,多角度思考;另外,還可通過做智力訓練題提高想象力;也可通過設計富有創意的產品,或策劃一個營銷方案來提高想象力。收集、觀摩典型創意設計也是提高想象力的好方法。
青年人善於幻想,而幻想是設計創意的基礎,對設計者來講,沒有幻想就難有創造性的構思。設計者要珍惜青春時光,盡情發揮想象力,當積累了太多的實踐經驗後,有可能創造力也被限製住了。是筆者早期在設計學習中有所感悟,極其偶然地創作出的抽象塗鴉作品。遙想當時興趣盎然,不亦樂乎,完全沉浸在任意暢想表現的創作快感中。現今看來,該塗鴉作品有形態與空間的交融,萬物藏於其中,別有一番情趣。
二、創造性思維打破常規思維定勢
思維定勢是指由實踐經驗、知識積累、價值模式等因素構成的特定認識框架,是人們熟悉的思維方向、思維路徑和思維方式。每個人都有這種慣性思維,喜歡用常用的思維來思考,喜歡用常用的做法來處事。而當設計者需要進行思維創新的時候,影響因子往往是思維定勢,其將毫不留情地變成“思維枷鎖”妨礙新思維的發散與組建,從而難以接受新的知識。因此,設計者需要打破常規思路,弱化思維定勢。隻要設計者主動去發現這些“枷鎖”,並有意識地打破它們,這些束縛是可以被克服的。“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就體現出突破性思維,其實這個“缸”就可以看作是人們的慣性思維,很多時候設計者對機會視而不見,隻因被自身的慣性思維束縛住了,唯有打破慣性,才能放飛思維,進入設計創意的新天地。
現列舉幾個弱化思維定勢的方法:1.假設一些以前不敢想的奇幻念頭,並嚐試思考其實現的可能性;2.從事一些思維型的娛樂競技活動;3.看書的前半部分,再設想其後半部分,然後對比分析。筆者指導的未來概念型設計方案,體現出了活躍的設計創意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