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基於建築裝飾設計工作過程的項目化教學研究與實踐(1 / 3)

基於建築裝飾設計工作過程的項目化教學研究與實踐

學術論壇

作者:洪易娜

【內容摘要】建築裝飾產業結構調整,要求人才培養方式轉型,高職教育必須采取切實、創新的人才培養方式。裝飾藝術設計專業以項目設計實踐為引領,構建“課、證、賽”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促使教學過程由“傳輸式”向“影響式”的轉變,促進人才培養規格由深化設計人才向高素質複合型人才提升。

【關鍵詞】項目化教學裝飾藝術設計複合型技術技能

一、建設背景與意義

根據《中國建築裝飾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中國建築裝飾行業人才需求現狀調研》《2012年中國建築裝飾行業發展報告》等調研資料顯示:“十二五”期間,我國作為發展中的大國,仍然處於城市化、工業化、市場化的快速發展時期,建築裝飾行業仍麵臨著持續、快速發展的宏觀環境。到2015年,我國的建築裝飾工程總產值將達到3.8萬億元,比2010年增長約1.7萬億元,總增長率為81%;建築裝飾企業總數約為12萬家左右,將減少3萬家,下降幅度為20%。另外,企業的結構與品質發生重要變化,具備國家核發的工程資質企業數量將達到7萬家以上,增長幅度約為20.7%;從業者總數預計達到1800萬人,勞動力增幅相對下降,勞動力素質需要大幅度提高;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數將達到250萬人,預計比2010年增加100萬人;建築裝飾行業持證上崗人員的比例要進一步提高;設計師團隊人員總數力爭達到120萬人,預計比2010年增加40萬人,爭取形成一支有較強影響力的工程項目管理、設計師團隊。[1]

由此可見:我國建築裝飾企業的組織化、集中化程度提高,企業數量在行業、市場的快速發展、就業人數持續增長的背景下大幅下降;行業、企業需要具備相應資質、掌握技術應用能力、熟悉技術轉移和再創新的中高級創新人才。

伴隨著區域經濟的發展,廣東建築裝飾產業集群化趨勢日益明顯,在廣州地區聚集著一大批知名建築裝飾企業、裝飾材料生產企業,集石材加工、燈飾設計、燈具製造等多個建築裝飾材料相關產業鏈,例如廣佛同城化:佛山陶瓷生產基地供應全國近八成的裝飾用地磚、牆磚和衛浴潔具等;順德區是中國最大的家具設計、製造、貿易基地……區域內產業分工日益細化,尤其是室內裝飾工程、城市改造項目建設乃至材料生產,已經形成了終端產品→工程施工→深化設計→工程建設所需的產品製造、運營產業鏈。廣州地區產業集聚效應逐步顯現,核心競爭力凸顯,為裝飾藝術設計專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在推動由“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換,以科技、文化、藝術內容裝備與改造行業、推動文化創意設計和技術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的背景下,迫切需要職業教育加快改革與發展,加快培養適應產業發展要求的高素質複合型人才。中國建築裝飾行業人才需求現狀調研中重點明確提出:要“以教育、培訓體係建設,提高從業者的隊伍素質;以文化創意、設計創作,帶動建築裝飾行業發展方式的轉變。”

建築裝飾行業發展轉型中的人才主要需求如下:1.高端複合型人才:主要需求是具備文化創意、設計創作能力的高素質設計人才;有帶領團隊進行自主研發的科技人才;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複合型人才。2.深化設計人才:主要需求是設計的細化、深化設計人才。[2]由此可見:隨著建築裝飾設計行業發展轉型,高職教育要采取切實、創新的人才培養方式,培養高端複合型人才,推動產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