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表現手法與構圖形式的借鑒
(一)表現手法
吉祥童子圖案的表現手法有象征、寓意和諧音等,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同樣也會用到這些表現手法。但如何應用得更好,如何將吉祥含義或應傳達的含義通過種種手法表現出來,應該是要重點考慮的。借用某種具體、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達真摯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這種藝術表現手法叫象征。寓意是一種文學體裁。在傳統吉祥童子圖案中,多是借助童子和其他圖案,來寄托和表達人們的某種意願和理想。多是借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奧的道理從簡單的形象中體現出來。如“一路青雲”,就是借童子放風箏來寓意仕途一路順風、青雲直上。諧音是依靠字詞的聲韻相同或相近,在不同的事物之間建立意義的關聯,這也是許多吉祥圖案的表現方式。如“福慶有餘”,就是用蝙蝠、童子提磬和魚來諧音的,寓意福慶有餘、祥瑞安康。有些諧音圖案經過長期的普遍流傳,在曆史中真正積澱下來,使用這種類型的圖案能夠得到較好的視覺心理效果。在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借鑒使用吉祥童子圖案的表現手法,與所要表達的設計主題緊密結合,便會激活受眾對於這一民族元素的認可,進而產生好感,達到視覺傳達設計的目的。
(二)構圖形式
通常,吉祥童子圖案之中的構圖形式為圓、滿、大、全。如何在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應用這種構圖而不流俗,這是一個重點。設計師在設計之初,可根據設計的主題,先在腦子裏有個意識,這個意識將會指導整個設計的進行。藝術形象的塑造、視覺因素的組合,如果與人生活的環境以及經驗感受相符合、相一致,就越能讓人接受和認同。比如說均衡和對稱,這和人體本身的對稱相關,人們對此有種熟悉感,那麼在此構圖形式下的作品,就能夠更快地激起人的審美認同。在傳統吉祥童子圖案的構圖中,很多都運用了對稱和均衡這一構圖手法。其構圖飽滿、對稱,造型完整,一體性較強。傳統吉祥童子圖案很多都具有一條中心線或一個中心點,然後根據中心線或中心點來配置元素,形成對稱或均衡的感覺,區別於一般的圖形視覺效果,組織性較強。這種構圖方式能較好地體現中國人“求大、求全、求活、求美”的心態。比如,傳統的“喜相逢”童子圖案,其構圖方式就被鳳凰衛視台標所運用,在其他很多現代設計中都使用了這一構圖方式。
三、造型方法的再運用
將傳統吉祥童子圖案的造型方法運用到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用以表達設計理念和視覺文化趣味,在傳統和現代的交融中體現出民族性的文化意象和文化價值。北京奧運會的吉祥物“福娃”的形象可以說是運用了傳統吉祥童子圖案和其他的傳統元素綜合設計而成的。福娃貝貝的靈感來自於“連年有餘”,娃娃、傳統的魚紋樣和水浪紋樣,其所傳遞的含義是繁榮,娃娃、魚、水是繁榮和收獲的象征。在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如何運用傳統吉祥童子圖案的造型方法,筆者有如下幾點理解。
(一)再造想象、化繁為簡
對原有的吉祥童子圖案素材及其內在的信息進行深入發掘,對已有的吉祥元素進行再次提煉,再根據視覺傳達設計的主題進行運用或者置換,對提煉的元素可以進行再次創造。提煉本身就是一種簡化的過程,那麼再造想象其實也包含著抽象簡化、化繁為簡的過程。因為傳統吉祥童子圖案基本上是以寫實為主,雖然有一定的概括和提煉,但還是較為接近於現實形象,這對於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來說,是遠遠無法滿足的。傳統吉祥童子圖案雖然有吉祥含義和有較好的造型語言,但其仍然是傳統的形象,用這種傳統的形象來做現代的設計,如不改變,是遠遠不能滿足現代人的審美口味的。如果在傳統的構圖手法上,對童子形象進行一定的符合時代審美的改變,相信這種素材就容易被人們接受了。這種改變可以是將現代兒童入畫,也可以是將兒童形象進行抽象簡化,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