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景觀農業綜合產業發展分析(2 / 2)

這樣的產業結構占地麵積較大,投資較多,周期長,短期內的收益不明顯,屬於長期效益產業。在規劃之初就要計劃好,基礎設施如水、電、氣等要鋪設到位,在功能劃分上,住宿、後勤保障首先要考慮,自然環境的保護和環保設施要齊全。如生活垃圾的處理問題、汙水廢水的排放問題、減少碳能源使用問題等。這些雖與經濟效益不發生直接關係,但這是一次大投資長期受益的工作,這也真正體現綠色生態的理念。

從大的功能及分區來看,這類景觀綜合產業園區應包括生活區、後勤保障區、培養區、種植區、景觀觀賞區、休閑娛樂區、生態養殖區等。從細致的劃分來看,在生活區應包括停車場、綜合辦公樓、住宿區、就餐區等;後勤保障區功能劃分有衛生醫療、水電煤氣生產設備、原料采購、產品包裝及運輸、技術培訓等;培養區,主要指在陽光棚中對早期苗木的栽培。這一區域既可作為技術培訓的活動區,也可作為科研技術研究中心,同時也是在冬季時主要的消費活動中心之一。如在冬季大棚的采摘、親子教育等活動;種植區作為整個產業區中麵積最大的部分,種植相應的農作物,包括花卉、果木等。如常見的有草莓種植區、果樹種植區、向日葵種植區、花卉種植區、葡萄園、蔬菜種植區等;景觀觀賞區是整個產業園區中的新增區域,其將景觀園林與生態農作物穿插結合,利用人工水係(結合魚類養殖)、微地形、四季花卉植被、景觀構造物等構建色彩多變、景觀宜人的休閑區域,一次彌補傳統種植農業的單調。為消費人群提供一個非收獲季節的遊玩區域和觀賞休閑區域;休閑娛樂區指的是為滿足住宿消費者使用的,如水上運動、垂釣、KTV等;生態養殖區主要是迎合城市消費群體對有機產品和生態農副產品的需求。如較被人們推崇的笨雞蛋、笨豬肉等,指的就是相對飼料添加劑養殖的問題產品而言的。在這一區域裏所養殖的農副產品有健康的生長環境、科學的技術管理、自然生態的保持及嚴格的產品檢驗。讓人們通過親身考察達到放心食用的目的,從而將這一些農副產品銷售到城市的各大市場,又會帶來更多的產業價值。以上的功能及區域很多在前期投資時以基礎設施為主,種植短期內能換取經濟價值的作物,以此來緩解經濟壓力。

從景觀和文化的意義上說,傳統的鄉土風情在這樣的產業園區中是要保留的,但從消費人群的構成來看,在一些建築物、構造物等方麵也要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這也是對景觀綜合產業發展提出的一個更高要求,即技術與藝術、景觀與農業的結合。例如,傳統的陽光棚,俗稱大棚,那些簡單的混凝土柱子、嘩嘩作響的塑料頂棚已經很難滿足人們的審美情趣,也提高不了人們的消費心情。因此,在有些設計上就要以現代人的審美標準精心設計,如玻璃等一些現代材料的運用。與此同時,現代科技也應在這其中發揮作用,如太陽能技術、雨水處理技術、風能發電技術等,這些或許在某種程度上更能吸引人們的目光。當以後人們在農田裏看見造型獨特的現代建築時,也就不足為奇了。

三、景觀農業綜合產業的經濟價值

景觀綜合產業的發展,在吸引更多城市消費者的同時,也間接地帶動了周邊農村經濟的發展。例如農副產品的消費、集市的規模發展等,也會給沿途的農業經濟發展提供機會。

但從另一個角度說,在規劃之初也要避免重複投資、盲目投資,以及防止植物對土壤的破壞。同時也要注意防止為追求過多的經濟利益而對周邊環境造成汙染和生態破壞,這種短期的利益心理有悖於生態產業的理念,是不可取的。

相對來說,景觀綜合產業的發展是惠及多方的好事,應得到相關部門的把關和扶持,實現城鄉經濟的共同發展。

作者單位:遼寧美術職業學院

(責任編輯:張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