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和梅去病完了,他們沒有明天了,隻要帶到京中,不管是什麼人,隻憑一條戰場勾結敵人就不會被大秦民眾所接受。
杜林不關心這個,這次想殺他的行動也徹底結束,他沒有受半點的傷,敵人甚至還沒有到他身邊,便被幾個絕世強者給破壞掉了,但杜林心情不太好,一個人,想要保護自己,那就隻有自己強大起來。
經此一戰,想要打杜林主意的人也許會收斂一些,因為他們明白有一些高手在保護杜林。
但世上不隻有大祭司和陳將軍幾個大修行者,這個世上的大修行都還有很多,杜林的危險一點也沒有減少。
杜林回了帳篷中,他坐下冥思,吸收天地元氣,他要強大。
轉眼間,三天過去了。
京都。
三天中,京都就戰與不戰這個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從聖上接到陳年那封信後,聖上便開始召開朝會,在朝會上他公開表示,北疆之戰可以不再打,因為已經沒有了打的理由。
眾臣愕然,但聖上便不再多說,然後聖上又說,如果可以,北疆大祭司可以來大秦京都賠罪。
眾人更加的愕然,因為大家都明白,他們大秦名義上在跟北疆打仗,但真正跟他們打的就是北疆的兩大祭司,現在北疆大祭司說隻要停戰就可以來大秦賠罪,這說明什麼?說明北疆撐不住了,說明北疆不行了,這個時候,不能放棄。
其實眾大臣說得有理,北疆明顯不行了,撐不下去了,這個時候更應該一鼓作氣拿下北疆,到以後,這開疆拓土的曆史上會記聖上一筆的。
可聖上不是一個普通的皇帝,他當王子時便一直在征戰,他也曾到過北疆,他知道北疆人的頑強,同樣也知道北疆有多麼的難打。
現在雖然大秦看著占優勢,但聖上卻明白,想要攻下北疆決不是一朝之功,所以,聖上的意思比較傾向於停戰。
朝中眾大臣分成了兩派,天天吵得不可開交。
主戰派很強硬,他們認為這是一個天大的機會,錯過後,給了北疆休養生息的機會後,北疆會更加的難打。
主和派則拿出這麼些年大秦同北疆的作戰曆史,沒錯,大秦每次都占上風,但每次都攻不下,超多的軍事開支和無數的士兵死在了北疆,帝國也該就北疆的問題休息一下了。
兩派吵得不可開交,聖上每天坐在龍椅上看著他們吵,一言不發,誰也不知道聖上在想些什麼。
聖上心裏很欣慰。
大秦攻打北疆的起因的確是因為一隻神鳥,當年,大秦皇室得到了一隻神鳥鳳凰,但卻被一個北疆人無故搶走了。
大秦皇室憤怒異常,這可是神鳥,而且是在大秦的皇宮中,就這樣被一個北疆人搶走了,這還了得?這口氣怎麼能咽下去?
所以,帝國一直在對北疆作戰,但一個無奈的事實上,北疆太遠了,他們的補給線過長,而且有很多國家在暗中幫助北疆,帝國並打不下北疆。
但現在,一封信突然送來。
信中寫著神鳥在杜林的身上,這說明杜林見過了北疆大祭司,而大祭司明顯已經認錯,最為關鍵的是,這封信是大將軍陳年送來的,這就說明一件事,大將軍陳年也是同意這樣辦的,是的,這樣辦是眼下最好的方法。
不是聖上不說話,是聖上早有決定了。他不管最後的爭論結果是什麼,他準備和平接手北疆。
就在大秦帝國為此事爭論不休的時候。
北疆。
王庭之中。
同樣在為這個問題爭論不休。
爭論方是朝陽帝國的鎮南將軍林步風和大祭司。
癡語望著林步風:“林將軍不要忘了,上次你所說的情報給北疆造成了什麼樣的傷害,存煙溝丟了多少的糧草和戰馬?憑你們的情報,贏不了這場戰爭。”
林步風卻咬牙看著癡行:“我聽說大祭司破壞了我們朝陽帝國的一次暗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