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八國之盟(2 / 2)

薛景貴沒有辦法,隻好讓使團在化州停下,然後去信京都請示聖上。

此時。

朝陽帝國。

朝堂之上。

這是一次非常嚴肅的朝議。

議題的內容圍繞著一封信。

信是大秦帝國現在最大的世家,同時也是皇家外戚的梅家發來的,他們提議,秦國現在並不穩定,而如今的大秦聖上正在努力的使大秦穩定,一旦穩定,他們必將向外擴張,而世間第二大國朝陽帝國首當其衝。

所以,梅家建議,他們為內應,朝陽為外攻,裏應外合,進攻秦國。

這是天大的事,朝堂之上吵得不可開交。

這種事當然會有兩派,兩方就發不發兵之事吵得一個個臉紅脖子粗。

朝陽帝國一直都將大秦視為敵對國,原因很簡單,他們同樣是世間最大的兩個國家,而一山是不能容二虎的,兩國早晚要有大戰發生。

不管是朝陽帝國還是大秦帝國,兩個國家一直在為這場最大的戰鬥做著備戰準備。

但不應該是現在,因為朝陽帝國還沒有準備好。

這便是反對派的理由。

而主戰派卻據理力爭。

他們認為,所謂的準備好是要看天時地利的,他們是準備了很多年,但仍沒有準備好。為什麼?因為他們始終在害怕,害怕這個世間第一強國的反撲會毀掉他們。

但現在機會來了,秦國第一世家梅家突然同意做內應,這便是一個絕佳的機會,這個機會如果錯過了,那麼朝陽帝國還將要準備無數年,說不定會是一百年,也許會是二百年。

這麼漫長的等待,朝陽人等夠了。

朝陽帝國聖上靜靜的坐在龍椅上,靜靜的聽著下麵的爭吵,他不說一句話,但一直沒有停止思考。

朝陽帝國聖上唐啟已經五十三歲了,他二十三歲繼位,已經在皇位上坐了整整三十年,三十年來,他從一個年輕人變成了一個成熟的皇帝,他對皇道非常的熟悉,他對自己的臣下也非常的熟悉。

但,那些群臣對他並不熟悉。他們從來沒有猜透他們的聖上,而至於他們的聖上心裏在想什麼,他們完全不知道。

聖上輕咳了一聲,下麵正在爭吵的群臣馬上安靜下來,都望向聖上。

“秦國內亂剛定,趙泓便急不可耐的想要安定,這並不是錯,錯的是他忘了循序漸進,他這樣的大刀闊斧一定會引出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我們必須要抓住,要不然,等他安定了,我們再沒有機會。”

聖上這幾句話等於是拍板了,他表明了他的態度,他同意對秦國開戰。

聖上幾句話便結束了爭吵,既然大方向定了,那麼接下來便是如何打。

聖上看了看自己身邊的一個太監,太監站出高喊道:“宣後漢、蜀中、巴越……”

這名太監一口氣喊了七個國家的名字,然後讓這些國家的使臣上殿,眾臣馬上明白了,這不是朝陽帝國一國的行動,聖上想要聯合眾小國共同伐秦。

這是個很好的辦法,隻是,這些小國家敢嗎?他們是朝陽帝國的同盟國是不錯的,但太小了,膽子也太小了,讓他們去摸秦國這隻大老虎的屁股,他們怕是會猶豫。

但出乎了眾大臣的意料,這些使臣上殿來聽了朝陽帝國聖上的話後都一起表示他們願意跟隨朝陽帝國,這再一次出乎了群臣的意料。

然後,他們明白了一件事。

聖上就這件事已經跟這些人談過了,今天的朝會隻不會是看態度,看群臣的態度,真正的決定,聖上早已經下好了。

於是,那些不主張開戰的人開始不安,他們剛才反對那樣的激烈,這讓聖上怎麼看?

聖上微微一笑:“不管是主戰還是不戰,你們都是國之棟梁,你們都是為了朝陽帝國,朕心裏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