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之中。
聖上微閉著雙眼,他的對麵是鐵英。
鐵英對著聖上緩緩搖頭。
聖上微閉的雙眼露出微笑:“鐵國師在擔心什麼?”
鐵英還是搖頭:“這個時候不能動。”
聖上睜開了雙眼:“如果這樣,朕擔心太子啊。”
鐵英歎了口氣:“長成是個漫長的過程,很多人都走在成長的路上,希望太子不要迷失自己。”
聖上也歎了口氣:“這樣太冒險了,如果真的那樣做了,朕如何給天下人交代?如何給大秦人交代?”
鐵英仍是搖頭:“但仍不能動,同朝陽帝國還沒有開戰,這個時候動梅家,隻會引起更大的動亂,我們要做的是等梅家動手,這樣,天下人,大秦人才沒有話說。”
聖上思索良久:“梅仁山又見太子了嗎?”
鐵英點頭:“是的。”
聖上將自己的身體向後靠:“太子,父皇等著你來呢,可你為什麼不來呢?”
東北道。
黃萬良的軍隊休整結束,大軍開始進發。
這其間,他們已經開過三次會議,對這次即將到來的戰爭擬定了詳細的計劃。
杜林剛來到這裏便給了這裏所有人一個大大的意外,他強悍的將李俊打傷,並且還在言語上給了李俊最嚴厲的打擊。
這讓眾人對他刮目相看,大多數人已經從最初的看不起變成了佩服,他們是大秦人,大秦人就佩服強者,杜林比李俊強,他有資格去小看李俊。這便是秦人的思維方法。
但還是有一些人對杜林不以為然的,區區一個太學府新生,還這麼的傲,雖然暫時得到了聖上的喜愛,但鋒芒這樣的外露,他以後還怎麼在大秦官場立足?終究不過是年少氣盛罷了。
所以,當黃萬良將杜林任命為右路先鋒將軍時,眾人震驚,杜林也同樣震驚。
右路先鋒將軍是何等重要?也就是說,同朝陽帝國的第一仗將由杜林帶領的軍隊打響,可問題是,這個杜林從來沒有打過仗,而這場仗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黃萬良就不怕杜林打敗了?一旦打敗,聖上的囑托將要落空,黃萬良怎麼去麵對聖上?
所以,當場便有人反對。
“黃將軍,這第一仗的重要性就不用說了,將軍這樣用一個從來沒有打過仗的年輕人,我們認為不妥,就算他有聖上的喜愛我們也不能同意。”
這是一個中年將領在說話。
中年將領話裏明顯有指責黃萬良的意思,他說杜林受聖上喜愛,而黃萬良這樣做是為了討好聖上。
黃萬良怎麼能聽不出?但他沒有生氣,淡淡一笑準備說話時,杜林突然說話了。
杜林知道自己的斤兩,他對打仗根本不了解,他很有自知之明,他也不會愚蠢的認為朝陽帝國的軍隊都是笨蛋,由自己來打這場仗,這不是黃萬良器重自己,而是為了讓自己丟人。但看黃萬良的樣子又不像,他究竟是怎麼想的?
“黃將軍,杜林拒絕,因為杜林從來沒有打過仗,而這場仗關係甚大,所以請將軍另外安排人。”
杜林說得很誠懇。
黃萬良注視著他久久的不說話,杜林不明所以然,黃萬良這是什麼樣子?自己真的不行。
眾人一看杜林拒絕,都暗暗讚歎這個杜林還算有自知之明,但這時,黃萬良突然說話了:“這是陳年大將軍知會京都後做的決定,我隻是在執行。”
眾人吃驚,陳年大將軍遠在北疆,為了這件事,他竟專門通知了京都,然後在得到京都的同意後才通知了黃萬良?這個杜林究竟有什麼本事能得到帝國這麼多人的器重,難道他以後會成為大秦帝國的大將軍?
杜林也是非常的吃驚,陳年大將軍遠在北疆他是知道的,但陳年大將軍為什麼在這麼遠的距離下仍是下了命令?陳年大將軍想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