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明星打造“朋友圈”
商業
作者:吳楊盈薈
對於所有做著明星夢的娛樂圈新人來說,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和資源之後能否收獲期待的結果是一個答案未知的問題。畢竟,藝人是高收益、高淘汰的職業。而星雲網希望能夠在社交和工作機會方麵服務娛樂圈的新人們,讓這個過程更為簡單。
“娛樂圈的成長成本太高了。”星雲網的創始人馬月說。他也曾經是娛樂圈的一名新人。2002年,大學專業為舞台美術的馬月正在為新絲路模特大賽做平麵設計工作。身高1.9米的他在初中和高中都是男排運動員,新絲路模特大賽的工作人員看中了他,並力邀他參加比賽。就這樣,馬月意外地進入了模特界。
當時中國本土的模特市場需求尚未完全開啟,商家都喜歡用外籍的男模。馬月意識到做模特前途渺茫之後,很快決定轉行創業。2003年,他結合自己的專業優勢,開設了一家專門為藝人模特提供平麵設計的設計公司。由於之前在模特界積累了不少朋友,公司很快在特定領域打開了局麵。
設計公司有一項被馬月稱為“壟斷性”的服務—給小明星建設個人網站。由於當時擁有個人網站的明星藝人並不太多,這項業務取得了不錯的反響。公司客戶主要為三線藝人、軍旅歌手和模特。馬月偶爾也會牽頭將這些客戶組織起來聚會,互相認識。而聚會中了解到他們都有比較強烈的圈內社交需求後,馬月在網上建設了一個叫做FM Play的BBS,作為娛樂圈人士相互認識交流的平台。
BBS在2004年上線,很快就有超過1萬人注冊使用,在圈內小有名氣。“當時純粹是覺得好玩,想做就做了。”馬月說。設計公司做久了,馬月覺得前途不太大。“設計公司不能大規模擴張。我就琢磨有沒有新的可能。”
2006年,公司的一個服務客戶看中了馬月團隊的設計,願意給他投資開發新項目。馬月決定開始正式搭建一個模特界的互聯網社交平台。從2006年到2012年,馬月一直在做這個平台。後來由於股權問題,馬月最終從這個平台上完全退出。第一次互聯網創業,馬月學到的是“控製”或者說是管理。“當時不懂互聯網,網站是無控製地自己生長。”FM Play當時因為沒有對用戶的身份進行嚴格的審核,導致出現了問題。
而這次創立星雲網,馬月決定吸取教訓,讓星雲網有節製地成長。2012年10月星雲網最初上線時,采取邀請製注冊,並不對社會開放。“我們隻邀請一線明星。希望能做出高檔次、差異化的平台。”在名人用戶達到一定規模之後,星雲網才向大眾開放注冊。
Ameba
“Ameba”是目前日本排名第一的博客網站,並且是吸引最多日本明星和藝人開博的 SNS,大約有近 10000 位名人進駐。
黃曉明是星雲網最早的一批種子明星用戶之一,也是星雲網的股東。星雲網早期能夠打開局麵,借助了他在業內的影響力。“我們找明星,一分錢都沒花過。很多時候就是靠我之前在這個圈子裏積累下來的人際關係。而且我們會直接和明星個人去談,並不會牽涉到太多市場的東西。告訴他們在這上麵能夠認識很多朋友,心態比較簡單,反而更容易。”馬月介紹道。目前星雲網已經有劉謙、郭敬明、方文山、徐崢、陳柏霖等明星加入。
星雲網上線的時候,剛好遇上新浪微博的熱度有所下降。明星們也在尋找新的公共社交平台,而星雲網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這個缺口。星雲網上的用戶主要分為三大類別:明星、“精英”和新人。明星和新人都直接歸屬於文娛領域。“精英”是社會各行業中與娛樂圈走得比較近的人,如導演、編劇、製作人、攝影師等等。星雲網的價值在於能夠滿足他們的兩大需求,一是垂直領域的社交,二是推廣曝光。
韓國明星偏愛cyworld,這是韓國最大的社交網站,幾乎每個明星都會在上麵創建屬於自己的個人主頁,並發布照片和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