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3蛋蛋劃開紅豔豔(二)(1 / 2)

第四十九章蛋蛋劃開紅豔豔(二)

雖然暫時放棄了在陝北搞大煉鋼運動的想法,但是鐵路還是必須得修,不然府穀、神木、慶陽等地的煤碳以及將來延安的石油怎麼運到榆林?沒有這些東西趙康的發財夢可就很難實現了。

而且趙康治下的絕大多數陝北老百姓都還在使用木製農具,鋼啊、鐵啊什麼的全都被造反的流民們沒收走用來打造兵器去了,然後又帶著這些兵器走出陝西,到全國各地四處流竄。

最終結果就是造成包括拉煤用的雞公車、手推車、牛車,挖地用的鋤頭、犁頭什麼的,基本都倒退到原始社會末期。按現在的話,全部都是純實木材質,全手工打造,按客戶要求定製,聽上去高端大氣上檔次,可尼瑪這是生產工具啊,不是戒指項鏈,雖然高端大氣上檔次了,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

所以就算暫時鋼煉不出來,但鐵一定要先練出來才行。不幸中的萬幸是經過趙康的查詢,煉鐵的設備價格還不是那麼離譜。

把這次帶過來的1萬多噸煤出售給金堂電站後,阿康公司的帳戶上又多了5400萬軟妹幣,不過趙康又叫羅文娟購買了一整套的高爐煉鐵設備就花掉了整整5000萬,據對方介紹,這套設備理論上能日產500噸鐵,但是趙康的要求不高,運到明末去能日產1000噸就燒高香了。必竟在明末,鐵礦從礦山上運到煉鐵廠,基本靠人背馬駝牛車拉,雖然自己也帶過去了裝載機和農用車,但是那些東西屬於軍隊中的戰略級武器,相比起人身安全來,煉鐵什麼的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而且,就算是日產1000噸,隻要不出意外,一年下來也有65萬噸,也就是光趙康這個煉鐵廠的產量就已經比崇禎時期全世界每年的鐵產量加起來還高了。

煉鐵廠的問題搞定了,接下來還有更為重要的水泥廠。沒有水泥這東西,就代表著很難把黃河水大量的引來灌溉,所以這是個和煉鐵廠同樣重要的工程。不過在趙康看了整套設備和煉鐵廠一樣需要數千萬的投資,還要足夠的電力供應後,趙康果斷的決定先買5000噸成品先用著。

當然最後一個就是火車和鐵路的問題了,但在現代社會已經很難買得到蒸汽機動力的火車頭了,如果訂做的話周期又太長,價格也太高,趙康覺得不劃算,直接花了000萬購買了四台二手的DF4B7119型內燃機動機的火車頭。

根據從網上查到的資料計算,從府穀修一條到榆林的鐵路,大概0000根15米標準鐵軌,0萬塊成品水泥枕木。全部開銷加起來都上億了。不過趙康一次性當然買不了那麼多,考慮到明末老百姓的教育普及程度,趙康覺得完全可以分半年或者一年付款。必竟這東西可是大工程,不是一兩,一個月兩個月能完成的。